首页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122.第122章 :大将军立志论人材(二)
“臣……”高洋刚要回禀,俄然顿住了,只是俯身低头之际不好去看长兄。
高澄一怔,元善见有此一问实出他料想以外,但也脱口便道,“陛下是大魏之主,莫非只体贴和亲之事?不体贴社稷之安危?天子把稳怀天下,陛下只心系一小女子耶?”
“大将军若思良将,可有人选?”元善见俄然看了一眼一向肃立一边的高洋。
“大将军确是深谋远略。”元善见不得不心折口服。本来感觉高澄不过是个黄口乳儿,籍父之力谋得高位,除了姿貌过人别的毫无可取之处,看来竟是本身大大地错了。他不得不发自内心地动问道,“大将军既有此一问,想必已有良策。”
“陛下,臣既已离任了侍中之职,便请陛下将此官职封赠于太原公,另再加骠骑将军便可。”高澄说的如信手拈来。
魏帝元善见和寺人林兴仁在高洋一前一后都有点没反应过来地看着高洋。元善见对高洋本来没有甚么映像,但见他说话这么坦白细致,心机全无,现在忽觉看他亲热很多。林兴仁内心倒是大大的讶异,没想到那样完美如天人的大将军高澄竟然有如许一个略近憨直而浅显到让人没法有映像的亲弟弟。他不由得对这个“亲弟弟”多看了几眼。
“陛下岂不知现在选材不重人才吗?”高澄毫不避讳地安然道,“重年貌,重经历,唯不重材,更何来有效之材。更有甚者,御史中尉高慎之流,竟真是以国为家,其选中的御史不是亲戚故旧,就是乡党族人,以此辈在军监察武职官吏,臣不知高慎竟是要将国之军士收为己用吗?还是早有背叛之心,先今后而始?”
先是一个软软懦懦的声音叫道,“阿姊,梁国公主快返来了吧?殿本地上香鼎里燃的香少了甘松和白芷,味道都不芬芳了。”
从镐池的昭台观烦闷而归,方才走到秋信宫的宫门就听到半开半掩的宫门内里有低语声。明显是魏宫的宫女们趁着梁国公主不在时在嚼舌头。而萧琼琚气冲冲地走在前面已经闻声了。
“孤传闻现在大将军都成了孟尝君了。”元善见故作打趣地大笑道。
尖细甜润的声音孔殷笑道,“大将军的脾气谁不晓得?恐怕梁国公主早就是大将军的人了,只可惜大将军只钟情于冯翊公主、世子妃一人,必不会将梁国公主放在心上吧?主上不敢娶,大将军不肯娶,梁国公主也只能……”
羊舜华也冷静行辞职礼,紧紧跟在萧琼琚身后去了。
元善见俄然鼓起勇气道,“大将军晓得孤心系于她一身,孤也明白大将军于她成心,大将军就不怕孤真的立她为后吗?”
高澄蓦地听高洋提起“上党太守李希宗之女”,感觉甚是耳熟。细心一想,俄然记起了在晋阳腾龙山漫云阁的事。这才记起,他从晋阳赶赴邺城时,当时月光因伤未愈,还住在他的书斋里。这一丢开,到邺城这么久,已经把这件事、这小我忘得干清干净了。再提起,她竟然已经成了弟弟高洋的“意中人”。
元善见不敢再争,终究把脸别过一边,然后也走到栏板边,假装向远处了望。“大将军遑遑之言孤是听明白了。只是大将军究竟是要孤如何复兴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