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温以头触地,低声辩道:“今晋室式微,多数护即位即位乃顺理成章之事。”
“不是臣小觑桓玄,他现在起事或许另有一点儿胜算。”
“你转告李暠,让他保持内紧外松便可,千万不成挑衅惹事,以免坏了大局。”
说百害而无一利吧,也不客观。
“甚么?!”卫朔满脸惊诧。
卫朔面前一亮道:“司马道子不但不会再究查所谓劝进一事,恐还会死力拉拢河西。”
“请主公放心,臣必然办得漂标致亮。”
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经济好处,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河西临时接受不起与晋断交的结果。
“镇恶,你马上行文司州都督府,让李暠暗中加强黄河一线防务。”
而这恰是措置这件事的毒手之处,严了、宽了都不好,让卫朔摆布难堪。
“伯渊是想让朝廷认识到河西是管束荆州的首要力量?”中间宋繇心中一动道。
“哼!南朝若敢陈兵北上,臣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直到鞭子临身那一刻,众家主才认识到此次仿佛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他们冒然鼓励外界劝进,对当下河西而言,如同河豚鱼,虽味美却含有剧毒。
“嗯,你下去吧。”
康龙则亲身守在门口,细心留意四周动静。
“若此时有谎言传出,称南郡公欲结合主公举旗造反,朝廷会作何反应?”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南岸晋军行事过激,只要不触及我们核心好处,也大可置之不睬。”
而这也是当日都护府高低群情亢奋,宋繇、崔浩却始终没有予以压抑的启事。
卫朔冷眼瞧着这群利欲熏心又肆意妄为的世家名流,坐在上首纹丝不动。
而卫朔坐在中间,悄悄品着茶叶,一时之间,屋内落针可闻。
“诺!臣明白。”
p
不然,一不留意,就会跑偏。
郑温、韦罴等几位家主被康龙带了出去后,赶紧双腿一曲,跪倒在卫朔面前。
“是时候把桓玄拉出来当靶子啦。”
“桓玄乃司马道子亲信之患,荆州稍有风吹草动,朝廷便如临大敌。”
几位世家家主接到告诉后,原觉得是来‘领赏’,这时才发觉事情与设想得不一样。
光眼下与晋反目,就会让河西立时堕入四周皆敌之局面。
按他们了解,多数护不该对他们嘘寒问暖,然后再委以重担吗?如何俄然动起手来?
看过康龙密报,卫朔喃喃自语,面对愈演愈烈的劝进风潮颇感毒手。
“现在南朝高低有几个是明事理之人?难保不会有人脑袋发热。”
“这可真是给卫某出了一个大困难啊。”
卫朔想了一下又道:“因为桓玄出身崇高,故为人非常自大,几近看不上任何人。”
不要藐视大义名分,偶然候她的确能抵得上千军万马。
“传闻主公曾与桓玄有一面之缘,不知对此人有何观点?”
“多数护,郑公所言甚是!”
“朔固然不筹办重惩他们,但得好好经验一下那些世家,免得今后再乱闹幺蛾子。”
这些人固然可爱,但对河西另有效处,不能一棍子打死。
“事已至此,不管主公如何上书自辩,还是装聋作哑,恐都不大安妥。”
闻言宋繇、崔浩纷繁凝眉深思,大脑快速转动起来。
崔浩话中的潜台词固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卫朔一听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