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欢当即一拔马缰绳,喝令道:“哨骑持续探查,雄师压上去!吴三桂应战,那就同他战一场,如果关宁军撤退,那雄师就直接掩杀。”
在前面的横阵后,火线又是一个横阵,再前面则看不逼真,他只见正火线的魏军士卒们踩过稻田,翻越土丘,如墙而进,向关宁军压来。
“关宁精兵也就四五万人,来了这么多马军,必定是吴三桂的主力!说不定,吴三桂都到了!”一旁的李定国开口道。
魏军阵前,哨骑奔驰过来,再次禀报:“启禀大王,关宁军主阵停下来了!”
“有多少兵马?”高义欢勒紧马缰问道。
这时高义欢一身金漆铠甲,头盔上插一根三尺长的黑翎,威风霸气,身边李定国、虎大威、白文选、金献刚、刘体纯等将,俱是披挂整齐,挺刀绰矛,簇拥着他的大纛。
两军持续向前推动,谁先停下,气势上就落了下风。
标兵抱拳道:“关宁军还在持续进兵!”
郊野上关宁军的士卒纷繁握紧了兵器,士卒们冷静行军,心中不由都有些严峻起来。
高义欢一挥手,肃声喝令,“持续向前推动。”
在门路两侧,龙骑马蹄如雨点般落下,马蹄哒哒哒,不紧不慢的进步。
关宁军的救兵竟然这么快就到了。
现在的魏军各部,历经了数次大战以后,都已经透出了彪悍的气味,打出了气势。
在步队之前,选虎马军为雄师张目,防备敌军突袭,不时有哨骑通报着动静,随时陈述敌军的间隔。
两军相聚不到二十里,两边都在对方眼皮子底下的环境下,间隔太近,撤退和逃窜都会给对方追击掩杀的机遇。
五万魏军,沿着门路进步,旗号展开,长枪如林,武装整齐的士卒们人头攒动,却无一人鼓噪,他们精力奋发,杀气腾腾,直接压向劈面而来的关宁军。
两军间隔拉进,关宁军很快就会进入魏军的火炮射击范围,然后是火铳轰击,可行进中的关宁军,却并没有做好直接开战的筹办。
现在剑门关已经被魏军冲破,吴三桂要么立即撤退,放弃四川,要么就顶上去,与高义欢一战。
这时门路两侧仍然有山,但却已经相对陡峭,呈现了一些稻田和梯田,乃至另有村庄。
另一边,魏军持续前行,已经走出了大剑山。
“吴三桂停下没有?”高义欢随口问道。
“臣等追杀剑门关的守军,追至剑阁之北,见南面漫山遍野都是敌军,又有敌军马军策应败军,徐都督便命令退兵。据臣等观察,敌军只是有三万多人,且马军居多。”马队抱拳禀报。
进步中,魏军开端转换队形,列成横阵,在收割后的地步里行走,雄师如墙而进。
“报!大王!敌兵距我前锋不到十里!”魏军哨骑奔驰过来,不断禀报着两军的间隔。
让吴三桂就这么放弃,明显不成能,而现在间隔太近,雄师能撤走,辎重难撤,撤退就即是溃败,这是吴三桂不能接管的。
高义欢不惊反喜,豪放的笑道:“那恰好!孤王一战击败吴三桂,再取四川,便如探囊取物。”
在战线前,近百股手持自生火铳的散兵,十三报酬一组,持铳在手,散开在郊野上,保护着主阵推动。
在圆形的视界内,吴三桂瞥见劈面的郊野上,呈现了一道玄色的人墙,前排的魏军士卒扛铳在肩,中间一名流卒打着一面军火,阵中有敲着步鼓吹着唢呐的步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