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绕道太远,要么就门路难行,总之要杀入关中,最好走的门路,就是破掉此中一关。
索尼道:“护军已经有打进关中的战略呢?”
有鉴于此,多尔衮派美满将喀喀木坐镇蒲州府,驻兵一万人,防备魏军篡夺蒲州,并交代他务需求守住蒲津关,包管山西一地的安然,并为清军攻打关中做好筹办。
大堂外一名被打断双腿的魏军训导,被清军按在地上,黄甲的鞑子兵正用力揪住他的头发,头发连着头皮,一起被扯下来,鲜血淋漓,疼得训导发作声声惨叫。
郝摇旗一拳捶在墙垛上,“好,最好全来!”说完他一扭头,喝令道:“快马飞报王京,鞑兵来攻萧关!”
这时摆在清军面前的门路也有三条,一是见好就收,先退回草原,二是拔一座大城,获得补给,三是尽快突入关中平原,那边沃野千里,人丁浩繁,杀出来不但斩获丰富,还能扩大此次犯境的战果,重创西魏的士气。
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关中西北樊篱,萧关就在陇山山口的河谷低地,扼住从陇西通往关中的要道。
唐初,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杀入关中,也主如果因为蒲津守将的不战而降。
眼下,蒲津渡成为魏清两军必争之地,魏军把握浮桥,则将清军堵在山西,并能威胁太原。清军把握此地,退可保山西,进可入关中。
这时一队队马匹上挂着人头,押着一串串妇女回营的鞑子马队,进入营地。
鳌拜与索尼在兰州府会师后,雄师向西南转进,进入巩昌府,打下了只要三百守军和一千青壮的保卫的会宁县,雄师临时驻扎于此。
黄河从北向南疾冲,水流湍急,形成陕西与山西之间,绝大多数河段,都没法渡河,再加上有吕梁山隔绝,陕西和山西固然一河相邻,但是来往却并不便利。
坐在大堂之上的鳌拜,露着光顶,身穿铁甲,脸上尽是卤莽蛮横的气味,他一脸骄横的咀嚼着羊肉,对世人嘲笑道:“在朝中时,常传闻高蛮子的兵马,精锐善战,我看他们这么说,纯粹是粉饰他们的无能。此次庄王爷和肃王爷一脱手,高蛮子还不是顾此失彼,被我们耍得团团转。”
出于军事上的需求,也便于陕西和山西的联络,早在南北朝期间,就在蒲津渡搭建了浮桥,到唐朝开元年间,李隆基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地间的联络,令兵部对蒲津浮桥停止了翻修,以沉重的铁牛、铁柱深埋两岸,又以铁索作缆,上覆巨木,建起永久性的牢固浮桥。
为了防备雍凉劫夺的鞑子窜入关中,魏军在此驻军一万,由大将郝摇旗统领。
鳌拜嘲笑一声,“打进关中,是迟早的事情。这一次,本姑息要让两白旗的废料们看一看,我们的短长!”
这座浮桥在而后数百年间,数次蒙受粉碎,又数次被官府修复,现在仍然健在。
两地之间,独一便当的通道,就是位于南部的蒲津渡。
甘肃之地瘠薄,加上清军不攻大城,获得的补给天然有限。
城墙上红夷大炮,大将军炮等火器一字排开,手持长矛的士卒站在火器中间,远眺着关外。
一阵警钟敲响,多量穿戴盔甲的魏军士卒,跑步登上城墙,郝摇旗也来到墙边,远眺关外,问身边一名将领道:“甚么环境?来了多少鞑子!”
八万清军在雍凉之地肆掠近一个月,斩获未几,人吃马嚼之下,粮食很快就耗损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