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逆清 > 第三章 好日子会有的

我的书架

杨德财奋力的挥着锄头说道:“嗯!这几年不是大旱就是水涝,种点白薯稳妥些,如果灾年也许还能活命。”

“靠!真是太难吃了,这玩意儿底子不是人吃的。”李克清内心满腹牢骚,强忍着喝下一碗米糠,就迫不及待的捞了几条鱼吃了起来,喝完一碗鱼汤,让肚子里贫乏油水的李克清舒坦了很多,正筹办再喝一碗,却发明大哥、大嫂和三妹都没动锅里的鱼,只是三妹李夏荷的一双晶亮的眼眸一向在锅里的鱼汤上蹭来蹭去,想吃不敢吃的模样。

“嗯,那就好。”李克元点点头,说道:“时候不早了,别让你嫂子等久了,我们也早些归去吧!”

谷城县附属襄阳府,南依荆山,西偎武当,东临汉水,县内多山,刘家湾便是处于群山环绕当中,这里泥土瘠薄,气候卑劣,村里人多地少,人称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加上近些年不竭有外来饥民搬家山中,人地冲突更是严峻,还多次产生本地人与外来户的械斗事件,还好青龙山中多矿产、木料、石料,只是这些资本根基上都把握在少数地主劣绅手中,本地乡民和流民除搭棚佃耕地盘外,还需受雇于木厢厂、铁厂、纸厂,获得微薄人为,方能保存。他们不但受地主、厂主的剥削,还要受差役、讼棍的讹诈,糊口极其艰巨,灾年代卖儿卖女数不堪数。

“那杨叔先忙着,俺去前面自家地步里转转。”向杨德财点点头,李克清便转成分开。

“不亏是李先生的儿子,读过书,知书达理的,模样也挺俊,若不是因为那档子事,把秀娘许给他也挺不错的。”杨德财摇了摇脑袋,持续奋力挥着锄头。

“嗯!”

这些高产抗灾作物的推泛广博增加了粮食产量,有助于老百姓度过荒年,清朝人丁的增加和前期近百年的所谓“康乾乱世”恰是建立在这些高产作物的遍及莳植的根本上。

李家的地步没多少,也就三四亩地,前些年为了缴官府的税银,全都卖给吴老爷家,当时吴老爷见李家急于卖田缴税,便强行抬高田价,最后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三十两一亩的代价把李家的地步全给买了,并且签的是白契,并没有签官契,官府甲册上登记的自家仍然有三亩多地步,也就是说李家除了向吴老爷交纳田租,还得向官府再缴一次田税,当初大哥李克元也不是没有向吴老爷争夺过再去签一次官契,把田产正式过户给吴老爷,可吴老爷却说如果签官契,就不买田了,因为过户以后,这田税就归吴老爷交纳了,李克元只好让步,先对付了面前官府的催科再说。

“没事儿。”李克元摇了点头,淡淡的问道:“清儿,你的身子可好些了。”

刘家湾低处谷城县城西六十多里的青龙山中,东依北河连通汉江,多年前曾有云游道人到此,称此地必出大贵之人,不过村里人多调侃老羽士胡说八道,这穷山沟里还能跳出个金凤凰?日子久了,村里人多淡忘此事,李克清也对这事儿嗤之以鼻,出朱紫?出穷光蛋还差未几。

两兄妹正说着,大哥李克元从前面跟了过来,廋廋高高的个子,四方的脸庞,因为长年在地里干活,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看起来比实际春秋要大上很多,两只裤腿高高卷起,小腿上尽是黄泥,底子看不出来李克元曾经是个读书人,倒是像极了后代黄土高原上的老农夫,只是那双眼睛倒是是神采奕奕的模样。

推荐阅读: 最强小民工     全能忍术之杀神系统     七十年代女军医     早安,总统少爷!     神秘冷帝,来抢亲!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影后红包群     无象天道     小山村的诱惑     勋鹿:永不忘你,记得等我     超纳米王牌     关于成为大小姐后的二三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