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阿娇本日是怎的了?
“嗯!”太皇太后闻言对劲地点了点头:“你这女官倒是失职!”言罢,随便的挥了挥手表示长史女官退下。
顿了顿,又道:“长史女官安在?”
“皇后的请奏,汝可听到?”太皇太后淡淡的问道。
“汝觉得皇后陈氏贤否?”太皇太后接着问道。
装吧,装吧,阿娇,你就装吧!你陈阿娇何曾会有这般贤惠?!真真是笑死小我!哀家又不是不晓得你究竟是个甚么德行!还甚么劝皇上广纳宫妃,陛下还数度言辞回绝与你?!嘁~~,你还能更胡扯一点儿么?你会这么贤惠地劝我儿纳妃么?就算你陈阿娇一时不晓得搭错了哪根筋,向我儿子提过此事好了,可我家彻儿会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数度严词回绝此事么?这,还是我家宝贝儿子吗?知子莫若母,你陈阿娇如果一时发贤惠提及广纳后宫,我的彻儿又怎会不肯?!应当是千肯万肯,再来个顺水推舟才对呀!哪还会像现在这般,都大婚五年了还只能守着你一个?!想到这里,王太后又悄悄翻了个白眼,编吧,陈阿娇,你就接着给我编吧!
长史女官会心,再次向上首位置的太皇太后恭敬见礼后便退回到隔间以内去了。
“我们娇娇真真是长大咯!竟是这般明事理、懂大义,真真是贤惠之极!不亏为一国之母,实在当得起一个贤后呐!哀家就允了你所奏!来人啊,马上给哀家拟旨,就说哀家有感于皇后之德,允其所奏,决意为天子广纳后宫,本日起,着花鸟使至大汉各地遴选操行贤能、丰度得宜的适龄良家女子入宫待诏,以充内廷、为我大汉连绵皇嗣,固我大汉社稷江山。”
此时,阿娇已在太皇太后的安抚下逐步平复了情感,拭了拭小脸上莫须有的泪水(阿娇:不美意义,演技还没过关,有待供应哦!),阿娇俄然悄悄挣开了太皇太后的度量,起家径直走至下首处,跪倒在太皇太后身前,恭恭敬敬地朝着太皇太后行了个大礼,道:
长史女官闻言缓慢地昂首睃了眼大殿之上的太皇太后,继而垂下头去再次恭声答道:“皇后贤德,很有太皇太后之风。实乃一代贤后也,堪当我大汉妇人之榜样!”说着,又冲阿娇盈盈一拜,道:“皇后娘娘贤德至斯,奴婢甚为敬佩,请受奴婢一拜!”
阿娇见状,忙微微侧身避开了长史女官的一拜,满面谦逊的道:“斯须小事,皆是为妇者应守的本分,女官大人谬赞了,本宫愧不敢当!”
“奴婢在!”太皇太后话毕,便有一名年约四旬、女官打扮的宫人自一旁的隔间以内走了出来,恭敬上前向太皇太后深施一礼应道。
“看看~~,看看~~,皇后竟是贤德如此!这可真真是我大汉之福啊!长史女官,当今皇后如此贤德,你说应不该该将皇后陈氏的贤德之举记录于哀家的起居注当中呢?如此,也好让史官将陈氏的贤能事迹一并收录于史乘当中,为后代妇人做个表率,让这人间的妇人们都晓得晓得甚么是为妇之道。”太皇太后还是神采淡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