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冥思苦想,还是找不到体例。镜里的美人,流云髻富丽衣,她望着自个儿,无法地摇点头,真是没用!
冯元瞧她模样灵巧,乌黑秀发,圆溜溜的眼儿,丰腴的身子,跟只明白胖兔子似的甚是惹人垂怜。
“如何,爷不能来?”冯元刺了她一句后,再未理睬她,大剌剌坐到圈椅上。
瞧她瞠目标模样,他问她:“你一盒胭脂须几两银子?”
“谁奉告你爷不缺银子?”冯元乐了,接着一本端庄说道:“四品官员,每年俸米二百八十石,京官另有俸银一百一十两。”
瞧她脖子缩了缩,他笑得畅怀:“你放心,爷记取你的功呢,这茶若真管用,爷便将城北的那间小巧阁给了你。”
“奴婢情愿的。”绿莺点头如小鸡啄米,赧着脸怯怯问着:“老爷,朱粉芳每月红利有一百两还多呢,这小巧阁莫非比朱粉芳还赢利么?”
“一品官员,每年俸米九百二十石,俸银也才二百二十两。非论甚么品级,只如果吃官家饭的,只靠俸禄是不敷用的,就连宫里娘娘皇子亦如此。故贪墨收贿之事已成民风,外头有进项的少贪些,外头没进项的便多贪些。”
“爷给你买的那只白头鹦鹉,花了一百一十两银子。”冯元面无神采道:“前几日让你养死了。”
冯元不置可否:“谁不贪?上行下效罢了。”说着伸指头指了指天上,“那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出血的但是他的‘大荷包’。”
将夏荷喊出去,朝她叮咛几声,夏荷便迷含混糊地去了朱粉芳。
绿莺唏嘘,猎奇问他:“本来仕进这般辛苦啊,一品官员也要经商么?”
冯元未答她,只斜过身,眼含希希冀着她:“你晓得此症?那你可知此症可否病愈?”
绿莺歇过午觉,正坐在妆台前由秋云为她梳着发。
冯元诘问:“那还须喝汤药么?”
“这是当然,爷自不会拿老夫人身子当顽笑。”冯元伸手捏着她小鼻子晃了晃,待她眼眶红了才放手,笑骂道:“好你个小绿莺,竟也晓得明哲保身之道?”
月娘羞地躲在了云后。
冯元摇点头:“普通的绣铺赚不了几个钱,小巧阁的奇特之处在于,除五大名绣外,阁里的绣娘还会那顾绣。顾绣针法多变,图样栩栩如生,极受人爱好。可惜,顾绣早已失传于世。爷也是因公出往沪县,机遇偶合下于那穷村僻壤处寻得了顾绣绣法。”
冯元又点了点屋里安排:“案几上的瓶子、你那打扮镜、那盆素冠兰,哪样不须百两银子?”瞧她涨红着脸,他不留余地:“你腕子上的玉镯,古芝斋的镇斋之宝,北宋宫里出来的,整八百两银子。你脑下枕的是鸳鸯黄杨木枕,代价令媛。”
“嗯,确切,府里大夫也说治不好。好笑爷还盼着官方能有甚么土方剂呢,呵呵。”冯元自嘲笑笑,又问她:“是侯府老夫人生了肺热之症,你既是懂养身,可知饮些甚么茶亦或吃些甚么能对她身子骨有好处?”
“但是外头哪个不开眼的惹了爷?”她奇道。
绿莺便一手扶袖,端起茶壶往盏里缓缓斟着。
绿莺想了想,欲言又止:“老爷出身侯府,官至四品,又不缺银两花,为何、为何还要经商呢?”商不是最卑贱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