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8章 读书
学完这三本后,开端学《论语》和《孟子》,这是更进一步了。
他不想让家人悔怨。
顾青云没再多想,人都死了几百年了,和他一点干系都没有,等今后有机遇再渐渐体味他的事迹不急。不过现在晓得这个时空有过穿越者,他就更要谨慎了,不要透暴露和这个期间不一样的处所。
“书可传家,当初逃荒的时候,大师都劝我多带其他东西,不要带这些书,我不听,本身一小我背着。厥后,大师又劝我把这些书换成粮食,我以为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硬是不换。一向到现在,书还好好的,今后就是我们顾家的传家之宝了。”
现在,村里人去县城或镇上花在路上的时候就很少,路短便利,打长工都比别人有机遇。不像他们前面的几座村庄,赶一趟集市都要翻越几座大山,出来一趟都不轻易,固然能分到的地步比他们多出几亩,可同时也把他们困在内里了,不温不火的。
他现在年纪还小,手骨还未长成,就临时不练字,都是以背书为主。
林溪村固然山净水秀,但平坦的处所较小,前面的都是大山,能种地的地步也会跟着变少,但村里间隔镇上和县里的路程都差未几,走路只需半个时候便可,算是非常近了,以是当时即便比林溪村更深处的村庄能够分的地步更多,他也一力主张在林溪村庄脚。
每天辰时(大抵七点钟)起床,学习到中午(十二点摆布),下午就自在活动了,因为顾伯山另有村务要措置,或者还要出外访问一下朋友,不成能把时候都花在他身上。
他们普通七八岁要过学、庸、论、孟这四书关。
顾青云和顾青明看着这些书的眼神顿时分歧了。
“那爷爷,那我们能在十六岁之前把这些书都背诵串讲吗?”顾青明想了想,问道。
因而,顾青云就享遭到了几近是一对一的讲授形式。
顾伯山见状,恐怕顾青亮今后厌学,就决定先让他玩一年,等懂事点再开端教,主如果和顾青云错开时候。
不过读书后他终究现在处于甚么朝代了,当初他还觉得本身穿回中国的哪个朝代,不过看到有玉米、土豆和红薯,就不肯定了。
细心算了算,现在的时候应当和宿世清朝初期差未几,在公元1600-1650年之间,详细的他就算不清楚了。按照顾伯山的陈述,前朝初期生长得很好,这些高产的作物就是阿谁时候渐渐获得推行的。可惜子孙不肖,没有保住先祖的基业。
顾伯山本来很绝望的,他还觉得本身的侄孙真的是那种天赋呢。不过一看到顾青云脸颊还鼓起来的包子脸,另有那只到他大腿的小身板,就甚么也不说了,毕竟年纪还小,渐渐来吧。
“以是说想考上一个秀才,起码要把这十三本书背完。”顾伯山对着孙子和侄孙,叹了口气,道,“你们俩是荣幸的,想当初爷爷读书的时候,为了凑齐这些书就花了很多精力,家里的银钱都用来买书了,乃至要卖地卖田才凑够。”
说完他还意有所指地看向顾青明。
顾伯山的语气非常欣然,对着两小的说道:“以是现在能有机遇读书必然要抓住啊,今后年纪大了,想静下心来读书都不成了。再者,现在你们读书考上秀才,今后你们的孩子也有你们教诲,考上的机遇也会大一点,就比如现在,因为有我,你们就少走了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