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 > 第489章 美味
“去吧,于嬷嬷也能吃,你一样都买一些。”
“夫人,面条能做出二十多种,我头一次见到比腰带还宽的啊!?”
五福难过地感喟,主家焦急,白日多走一些,早晨能找个差未几的堆栈,若担搁时候,就又要露宿荒漠。
她翻开此中一个油纸包,内里装着一只烧鸡。
京都有一个大人,天生吃货,为吃,能不远千里的折腾,他来道口一次后,对烧鸡情有独钟,回京后夜不能寐,最后派出下人,来道口请了个做烧鸡的徒弟。
有些刁奴是该管束,但得对一小我,一个态度,辨别对待。
“红糖麻花,芝麻麻花,怪味麻花,另有香葱的,就看你喜好啥,甜口的,咸口的,另有辣口!”
路过道口,吃不到烧鸡,那是一大遗憾。
李海棠摸了摸肚子,内心想,过个三年,也不晓得豆包会不会如许,嘴馋的走不动路。
“五福,给我买个糖三角。”
“麻花,香酥大麻花啊!”
李海棠的肚子越来越大,已经到了走路都必须两小我搀扶的境地,坐在车里低下头,看不到本身的脚尖,只要圆滚滚的大肚子。
赶路来去仓促,一行人只能在路过城镇之时,买点本地的特性。
车行路上,闲暇的时候多,李海棠教五福认字,又和于嬷嬷学习刺绣的技能,累了睡一会儿,一天时候畴昔了。
李海棠摆手,主仆之间的干系奥妙,这个她品出来了。对下人不好,也不消希冀关头时候,做下人的能忠心为主。
“夫人,您就惯着她吧。”
李海棠看到有店家解开大锅,蒸笼上一层白胖胖圆滚滚的馒头,馋得差点留下口水。
等了约莫有一刻钟,五福抱着油纸包,手里拿着小提篮,急仓促地上马车。
“走不了也没体例,没几天就过年了,这应当是最后一个集。”
前后都有买卖的百姓们,马车卡在中间,前后挪动不得,让人等得心焦。
“入口酥香软烂,肥而不腻。”
五福蠢蠢欲动,她手里有那么点私房钱,想买点小零嘴儿。
中原地带,百姓们较着长于面食的制作,馒头的大锅中,另有猪头形状的,花朵形状的,代价要贵上一两文,有的爹娘,买上一个,哄自家小娃。
“夫人,我都探听过了,我们地点的处所,叫道口镇,最闻名的,就是这道口的烧鸡。”
自家夫人出钱,五福笑眯眯,接过铜板今后,又被李海棠叮咛一番,她给了一串钱,有一百个铜板,也不消剩下,多买点吃食,花光了再返来。
随便一撕,鸡肉就闪现脱骨的状况,的确是甘旨。
出门在外,银票并不便利,还要去钱庄兑换,而在百姓中畅通的货币,铜板居多。
一行人上路,轻装简行,只得一辆马车,早晨萧陵川在外守夜,火堆中间搭个棚子,而她和于嬷嬷,则在马车内陪着夫人。
刀削面,手擀面,香菇肉丝面,酸汤面,有一碗面条,又菜又主食,配上点咸鸭蛋,小咸菜,根基就能处理一顿饭,一点都不担搁工夫。
难怪京都来的那赵婆子看不上人,这类丫环,扔在阮府上,挨打板子的数量,能比用饭的次数还多。
给自家野人夫君留下两个鸡大腿,剩下的,主仆三人狼吞虎咽,就连食量不大的于嬷嬷,都忍不住多吃了个馒头。
一行人就找小摊位,买上羊杂汤,裤带面,外加几个薄皮的酥饼,一顿饭下来,只要羊杂汤能看到绿色的葱花,裤带面上面放点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