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对于商户,钱氏有些看不上,但人家带那么多的嫁奁,钱氏就有些放不下了,再回转一想,虽说对方是商户,但跟先生也是沾亲带故,有这层干系在,还怕先生不对自家哥儿另眼相看。
要说这件大事,就是村里唯一的秀才,赵松江娶媳妇了,想人家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也难怪远近几个村庄都晓得他的大名,任谁见了都会夸几句有出息的。
要说村里秋收以后,第一件大事,还不是赵铁柱要盖新房这事,盖新房这事可没这么快,最起码的宅基地都还没选好呢,再等着买齐质料盖起来,少说也得两三月后呢。
赵松材还是去了书院,赵松梅兄妹两个,仍然在措置着菜干,这已经是最后一批了,赵铁柱今儿也没出门,在家里帮手,村里大多数地儿,他都去转悠了一遍,内心已经稀有,就等着跟赵松柏筹议筹议,就能定下地儿了。
以是在婚事上面,她就抉剔了,看着人家女人好的,又感觉人家世太差了点,看人家家世好的吧,又感觉人女人配不上她儿子,这么挑挑捡到捡的,相看不下十几户,都没成,最后还是由赵松江的先生做主,说了个商户之家的女人,当然这女人也是跟那先生沾亲带故,最首要的还是人家这有钱。
内里很热烈,他一贯是个爱热烈的人,内心早就想跑出去看看了,不过看自家阿爷和小妹的神情,内心也有了些奥妙感受,以是内心既是想去,却也按奈着,没有去内里凑热烈。
儿子是宗子是秀才,又得她最看重,在结婚如许的事情上,钱氏天然不舍得委曲他,再则儿媳家本就有钱有底气,嫁奁也多,以是男方这边也不好太寒酸,聘礼上面如何也比不上人家,就只在酒菜上面大办下工夫。
要晓得赵松江在省会读书这么些年,又考中了秀才,那见地,不是普通人能比的,连他都看得眼热的财帛,可不是普通家户存下的几十百把两银子,那是真正的有钱,家财少说也是以万计的人家。
之前赵松树探听去县城卖的事情,也不知探听得如何样了,想着那兄弟两个,一天看着铺子,也是忙得脚不沾地的,也不知有没不足暇去探听。
不过家里的菜干,倒是堆积如山,拉去镇上的菜干,每日也有销量,但以这个迟缓的发卖速率,估计得卖到来岁了,当然这些菜干保存期比较长,就算卖到来岁也不会有甚么题目,但东西放在家里,没有卖出去,总让人有些忧心。
他这里还没看好处所,他家要盖新房这事,倒是已经传遍了全村,村庄里本就没甚么大事,农闲下来的人们,也都喜好传些八卦,谁家娶新媳妇,谁家闺女说人家,这些都说上好一阵。
最后一批菜收回来,做成菜干后,晒干后收起来,就能完事了,累了这些光阴,总算能松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