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四年仲春,新春佳节过后没多久,大唐国中很多州府长官上书表示发明吉祥,甚么嘉禾、奇花啊、白鹿、白虎啊层出不穷。最风趣的是,继苏定方在百济岩池钓龙的消息传遍天下以后,益州、绵州等地的处所官员也表示白日见龙了,还诡计用各种体例捕神龙,成果当然是失利。因而这些州府的官员纷繁上书‘请罪’,大拍李小九陛下之龙臀。
李小九陛下像对待百济前国主扶余义慈一样,不但宽恕了高藏的性命,还封了他一个爵位,令其一家在洛阳居住。
呃……
吐蕃小赞普又一次派使团到长安,献上各种牛羊珠宝,向李小九陛下提交了国书,表示要与大唐缔结永久亲睦的战役和谈,趁便把滞留大唐多月的辅弼禄东赞领了归去。
在场的几人除了太子殿下李弘以外,都是深悉李小九陛下对倭国的态度的。
而高句丽既亡,全部半岛都成了大唐辖下郡府,李小九陛下便命令将全部朝鲜半岛分为七十八个州县,十八个都督府,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由刘仁轨任多数督兼安抚使,在金城设东海都护府,由薛平贵任多数督兼安抚使。
吴诩感觉两人之间氛围实在奇特,因而咳了一声,插嘴道:“大唐去往倭国路途悠远,如果直接走海路,风波难测不说,还必须顺着季风,不然不免出变乱……”
收不收倭国使臣的礼品是一种姿势,她也好,李小九也好,在大唐没有真正对倭国脱手之前,还是需求给对方一点友爱的假象的。
独一愁闷的还是通信题目,在这个‘以报酬本’的期间,要想获得敌国的动静,除了考间谍还是间谍。
吴诩实在佩服刘仁轨的天赋,竟然能活学活用,一把火烧了多于己方三倍的倭军!
这真不是一句含贬义的话。
李小九陛下趁着太子、李三郎和武敏之都在,干脆就把事情都交代了。
吴诩想着现在已是仲春了,这季风的风向顿时要转了,如果遣送使在不解缆,就要顺风而行了,到时候在海上可就祸福难料了。
人小日本的遣唐使这么快就奔长安来了,可见白江村一战让倭国丧失得相称惨痛,现在的倭国可还没学会后代的‘军人道精力’,一有甚么不快意就切腹他杀啥的!现在的倭国就是头小狼崽子,在没学会猎捕技能之前会一向韬光养晦尽力活下去,即便卑躬屈膝也在所不吝……
大唐的朝堂,不再只是世家门阀的朝堂!
不想武敏之像是猜透了吴诩的未尽之语似的,俄然展颜一笑,很有几分小李相公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