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让我来的。”
别的,论军功资格,多尔衮亦曾在挞伐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对抗明廷的松山堡之战等战事中立下大功,较之豪格并不减色。且豪格为人暴横卤莽,多尔衮更加谦逊善采取民气,名誉更佳。多尔衮细心揣摩两边的好坏势后以为,本身之以是遭到阻力,关键就在黄台吉遗留的重臣们担忧黄台吉一脉被颠覆从而失势。继而审时度势,临时撤销了本身上位的动机,以拥立黄台吉第九子福临的前提对代善与济尔哈朗重新出牌。
吴三桂心砰砰地跳,问道:“多尔衮到那里了?”
五大福晋之四的淑妃亦无子,多尔衮思及老传统“季子担当”,还提到了五大福晋之三贵妃娜木钟的儿子博穆博果尔。博穆博果尔是黄台吉最小的儿子,拥立他或许还能以传统风俗为来由,争夺更多人的支撑。
李自成见劝降有望,遵循原定打算展开守势。北面的唐通军八千人堵截一片石关等处,制止关辽军北逃。自引军与关辽军主力野战于西罗城四周。与此同时,东面关外的李过军两万人趁着关辽军主力被管束的时候猛攻东罗城、北翼城等据点。
“昨夜刚击溃闯贼唐通军,现在威远台以北行军。”郭云龙咽口唾沫,“多尔衮留下了老杨并让我奉告吴爷,大兵将至,可放心杀贼。”说到这里,指了指身后跟着的一个男人,“这位便是多尔衮将军的妻弟,特来此取信于吴爷。”
“你如何来的?”
吴三桂低估了李自成的决计,也低估了横扫中原千里转打击陷北京的顺军的意志。本来估计通过构和调停争夺近一个月缓冲时候的他大大失算了。
陈洪范点头道:“尽人事听天命,吴爷忠心义举天日可鉴。此战为我大明而战,不管胜负,吴爷都将流芳百世。”
“那吴爷呢?”陈洪范眉头舒展。
临战再即,自发胜算迷茫的吴三桂内心很有几分悲忿,但是就在他抱定必死之心时,久无消息的郭云龙却俄然返来了。
情势比人强,吴三桂只能暗自咬牙,做好以寡击众不胜利便成仁的心机筹办。
陈洪范叹道:“吴爷真伟丈夫也!”
代善的几个儿子,宗子岳讬和次子硕讬都是镶红旗的小旗主,但他两人一个在崇祯十一年进犯明朝时染天花死在了济南,一个与代善有嫌隙得不到支撑。三子萨哈廉有才气,但英年早逝。其他诸子,只要七子满达海略有薄名,但资格尚浅,远未到凭气力图夺帝位的境地。以是这些人也逐步落空了合作力。
黄台吉为帝,册封五名后妃为五大福晋,职位超群。多尔衮很聪明,先找上了职位最高的国君福晋、中宫皇后哲哲,跟他筹议福临为帝的事。果不其然,哲哲对多尔衮的发起非常附和。哲哲本身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莽古斯的女儿,科尔沁部是清国的首要盟友与姻亲,为清国安定蒙古诸部着力甚巨。哲哲不但愿黄台吉身后科尔沁部的职位有所降落,她当然没能为黄台吉诞下子嗣,可她的侄女、一样来自科尔沁部的五大福晋之末的庄妃本木泰之子便是福临,福临即位,对科尔沁部的帮忙是一样的——她另一个侄女、在五大福晋中职位仅次于她的宸妃海兰珠的儿子可惜早夭了,不然将是比福临更合适的人选。
“闯贼兵多将广,我军势弱且腹背受敌,环境凶恶。”吴三桂说到这里负手在后,“此战凶多吉少,我来找陈公,一为了让陈公提早安排退路,二也为了向陈公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