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当中,顾君命惊诧道:“闯、闯贼退、退了?”
后续将近未近的顺军马军见势不妙,唿哨着收拢行列,撤向核心重新集结。赵营的炮铳不依不饶,撵着他们的退路狂轰猛射,力度更胜之前,直将一二百步内的草木都掀飞殆尽,只留下一片狼籍焦土。
郭如克做事从不拖泥带水,几道号令传下去,坐等局势窜改。究竟证明,战略简朴并不料味着结果不济。疆场风云变幻,机遇稍纵即逝,留给批示官判定并作出决定的时候常常只在刹时,优良的批示官能操纵堆集深厚的经历与见地大抵率择优而行,但火候尚且完善的批示官则不免因为慌乱而出昏招。
只凭七千步兵,力战击退了将近两万并有着万余马军的顺军,郭如克这份战绩不要说在赵营,放眼近年来全部中原的明军中比较也首屈一指。孔全斌很清楚,这一场战役的得胜将大大提振赵营乃至其他大明军队信心与士气。想到这里,不由对郭如克处变不惊的心机本质与临阵应变的才气更加敬佩。
杨彦昌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不假,不过,起码在此时现在此地,他被郭如克胜利引入了彀中。或许是感受大局已定,想要与马军共同一鼓作气奠定胜利;或许是小觑了赵营步兵的战役力,以为赵营的停火是后继乏力的表示。总之,他抓住了赵营正面起浑营四哨用心停火的空当,下达了敏捷挺进的军令。
但是,疆场如棋局,落子无悔。将帅能在错综庞大的局势下灵光一现,也不免会被局势蒙蔽双眼,因一念之差而做犯弊端的决定。
郭如克是纯熟的批示官,不会容忍将疆场的主动权拱手让人。在他看来,一旦赵营堕入完整被动的局面,失利亦只是迟早的事。他必须应用战略,让己方重占主导。
这个机遇,也能够说是郭如克主动缔造的。
如果他能再沉稳一些,等候己方马军打击赵营大阵形成松动之际,再挥军正面掩杀,也许换来的成果将成绩他的英名。可惜疆场没有如果,提早将步兵压上赵营战线的杨彦昌很快感遭到了赵营步兵那微弱的搏斗强度。他听回报的塘兵陈述,赵营的长枪手们不但战力惊人、甲胄精美,奋战时口中还大声疾呼着一时半会儿听不懂的是非句,个个眼放凶光,如困兽般用命死战。本来等候一举扯破赵营战线的顺军步军们反而节节败退,血流成渠。更致命的是,不知从那边倏忽冲出不计其数的赵营马军,全都人马具装直似铁罐,从侧面捐躯打击早就左支右绌的顺军步军,与赵营步军合力奋战。
郭如克对此一笑了之,次日雨歇,派人快马疾趋南面请侯大贵带兵速速前来汇合。同时远布哨探,窥伺汝州景象。
“再顶住!”
不出郭如克所料,败退的顺军因受高一功节制,放弃了叶县,直接退回了高一功镇守的汝州境内。夜色深沉,更有细雨淋落,本来对赵营攻城倒霉。但郭如克故弄玄虚,分遣数门二号红夷炮每隔五十步一设,前后发炮。虽说并没有校准目标,只是在黑灯瞎火里头乱射一气,但让城内稀少的守军觉得赵营在多个方向策动了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