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炮!”
姜瓖麾下兵马数万,别离驻扎在大同府各处。其主力三万人则以府城至许家庄堡一带为核心设营驻防。侯大贵兵发宣府后,他为利于应变,也将本营从府城挪到了更靠近宣府的许家庄堡外营地。
转过两个岗哨,几步外有鹿角拒马布列,它们背面,便是高矗立立的银边大纛以及姜瓖的中军大帐。
战马在层叠错落的营帐内奔驰,身后追喊声垂垂高文,杨招凤独骑在前,无数兵士从四周八方奔出追逐反对。
许家庄堡阵势平旷,战马奔驰田野,难望边沿。杨招凤带着五十骑策马飞奔,火线环绕堡城建立的连缀虎帐已经模糊可见。天随平野阔,目标地期近,他昂首看天,天气昏黄,才及拂晓。
“好马儿,再帮我这一次!”
清军巴牙喇营千骑出动,将近东门水闸门时,侧翼周遇吉早率马军截击而来。巴牙喇纛章京鳌拜巴图鲁见势,不再向前,反而稍稍后退。周遇吉带兵如猛虎下山,岂容他走,扩开马军,分数列打击,本人更是一骑绝尘,跃马最前。
杨招凤点点头,忽而翻身上马道:“军事告急,等不了那么长时候了。”说罢,也不等那军官说话,一夹马腹,刹时如离弦箭也似折向银边大纛方位疾走。
当下周遇吉虽遭到齐射,战马毙命,但赖得甲厚,且脸部没有创伤,故而只受了点皮肉伤,无碍性命。他从箭雨中站起,周身如披猬毛,后续明军马军仓猝上来抢救。清军趁机将枪阵前压,弓手亦飞射连连,明军马军多有死伤,但凭精美的盔甲硬扛罢了。
守帐亲兵一拥而上,来牵缰绳,杨招凤大吼道:“我乃朝廷使者,谁敢拦我!”
有兵士要拿弓弩射击,但被气喘吁吁赶来的军官禁止,道:“是自家人,不守端方,拿下便了,不要伤了性命。”姜瓖虽未受弘光朝廷正式册封,但早树明旗、自认明臣,所部兵马故此皆以为本身就是明军。
大同府城东南九十里,许家庄堡。
“好。”杨招凤点点头,朝后边招招手,身后五十骑哗啦啦同时上马,在营外等待。
不远处几名兵士在营帐间扯起绊马索,杨招凤觑得亲热,提早紧身猛提辔头。只听长嘶一起,战马如通人道,高高奔腾绊马索,健旺胜似游龙。
“你看最为矗立的银边大纛,便是姜将军中军大帐地点。”那军官不疑有他,照实答复,“按风俗,姜将军还得歇息一个多时候,还望兄弟稍等。”
清军步军原地布阵,分数排。前几排长枪较长,超越一丈,枪头为中间起脊的圭首状,枪柄的顶端竖装有铁刃,下部缀有两颗带有黑氂的木珠。如许制式的长枪来源清军早前山地攻坚军队,柄上带有侧刃是为了制止敌兵用手夺枪,而枪柄缀上的木珠则是为了防备苦战中枪柄刺入过深,便利拔枪。后几排兵亦持长枪,形制稍短,称为虎枪,便于中近间隔作战,顶端系有两段一寸长的鹿角,也是为了制止突刺太深。
白旺在城头交来回回不知奔驰了多少趟,守在城门外的这支明军是城门最后的庇护,他部下千人没有出城战役,为的就是操纵城头的枯燥与高度,操纵鸟铳、红夷大炮等火器,为城外明军供应火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