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业承诺不迭:“小人明白,小人明白。”他杀了襄阳府中多名重量级的官员并被通传了姓名,自知是以深重罪孽绝无能够再以“王继业”之名投奔身为官军的赵营。赵当世为他安排了削发为僧这条路,说是让他暂避三五年,但他并不傻,实在已经做好了“王继业永久消逝在人间”的心机筹办。
以上各种,都处在赵当世的周到察看当中。这些或远或近的事件都对赵营今后的生长有着深浅不一的影响,但在赵营紧锣密鼓打劫襄阳府权力的风口浪尖,却有三件事尤其首要:第一件,随州知州范巨安调任襄阳府知府;第二件,左良玉的军队有从郧阳开赴的迹象;第三件,杨嗣昌病倒了。
此岸海宽道:“海见师弟在信中也说了这位施主的来龙去脉。故意便是有缘,我少林海纳百川,包涵千色,休说这位施主一个,纵再来多些敝寺都是扫径以待。”转而对王继业单手合十,“施主,若不嫌弃,可归贫僧座下,常日参禅打坐,也好照顾。”
庞劲明一行人到达少室山时,距襄阳之战已经畴昔了大半个月。特勤司中人行事,向来周到全面,邓龙野与满宁等人之以是会苦等,倒是庞劲明他们半路碰到些突发事件。
朱由崧闻言眼眶又红,邓龙野便哄道:“我家主公与贼寇势不两立,短则一仲春,长则三四月,必尽灭河南群宵,还王爷一片净土。”话说的煞有介事,可赵营后续如何行事,邓龙野怎会晓得,为今之计,对朱由崧这里能拖一时是一时罢了。
王继业看了眼天涯以外的朱由崧,点了点头。
楚北乱,豫中也好不到那里去。本月间,河南巡抚李仙风与巡按高名衡反面,相互诽谤,终究李仙风垮台,在被拘系前夕于家中自缢。贼乱紧急,河南巡抚身为要职没法虚位太久,朝议本以湖广佥事兼督门下监军张克俭有德行补其职,但后续张克俭不幸死在襄阳城兵乱中的动静就传到了京师,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便就近取材,任命了高名衡代替李仙风。
此岸海宽点头道:“阿弥陀佛。小寺与朝廷渊源颇深,亦曾受过福藩的香火钱,自当尽力照拂王爷。”说着,又对朱由崧行了礼。纸包不住火,赵当世并不想对此岸海宽坦白朱由崧的身份,此岸海宽所见,皆是大明忠贞总兵的救驾善举。
王继业严厉道:“是。”赵当世权倾楚北,没有对他个小小的王继业行兔死狗烹之举已经很算交谊,故而王继业向来没有苛求能与赵当世这等人物议论甚么“公允”。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他只能按着赵当世给出了路走下去。
庞劲明随后又向此岸海宽举荐了同被带上山的王继业,口称道:“这位是我家主公的远房亲戚,名唤赵继业,本在军中任职,因厌倦了厮杀,志愿皈依佛门,弘扬释道。”并言,“还望主持发慈悲,收下了他,在寺中给他一个容身之处。”朱由崧入寺不入释,但王继业倒是要正儿八经剃度为僧的。
邓龙野点着头道:“王爷放心,等我家主公杀散洛阳群贼,当奉王爷回家担当福藩基业!”这时候感到机会成熟,也就不再粉饰,“我家主公王爷该当传闻过,便是郧襄总兵赵当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