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这本书。就这三个字,你可要看逼真了!别的,殿下不知是何时传闻的这本书,却已经念叨了几日了。你能快着点儿弄来让殿下欢畅欢畅是最好的,但就算宁肯慢一点儿,也绝对不能弄错了。陆大人,你可明白?”
陆准这是明知故问。
陆准当然晓得张鲸在想甚么,但他却只是看着,并不为本身解释。
而正在这个时候,身为孝陵卫批示同知的陆准刚巧凑了上来。
禹鼎志和西纪行的体裁差未几,也是志怪小说。只不过禹鼎志并非是长篇小说,而是一个短篇小说的合集。
而在孝陵此地,孝陵卫就是具有特别职能的武官,身为寺人,比起文官,还是跟这类职能特别的武官比较合得来。你也别轻视我是残疾人,我也不轻视你没有文明,归正我们都比不上文人那么狷介朴重。人家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可向来都是君为重,社稷次之。
禹鼎志,失传多年,如果是放在当代的话,这个名字是很少有人晓得了,想看大抵也只要穿越到明朝去才或许才有机遇看一看。但这本书的作者,应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就算是连吴承恩这个名字都未曾传闻过的,也总该晓得被正拍、反拍、各种拍了无数遍的他的另一本巨著‘西纪行’了吧?
以是若说太子吃不吃得惯南都菜,这底子不需求问,他压根儿也没吃到。若说太子吃不吃得惯宫中的菜,别说没那么好吃,就算真的好吃,每天吃也该吃腻了。
“那就多谢张公公了。”陆准当即感激道,“如此,卑职就不打搅了,这包点心还望公公代为奉上。”
守门的小寺人天然很想赚这银子,但此时……张鲸正服侍太子用晚膳,那里能脱得开身呢?踌躇拉扯之间,张鲸从屋中走了出来。
“这个叫梅花糕!是南都很驰名誉的糕点。其形如梅花,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当然比不上宫廷御点,但给殿下换换口味也非常不错嘛!”陆准见他吃得眯起眼睛,明显非常对劲的模样,便进言道,“卑职当时买的时候,还是刚出锅的,直烫手。这气候不算冷,卑职又贴身放着,故而还不足温,这会儿吃恰好!”
宫中品级森严,张鲸一恐吓之下,小寺人立马噤若寒蝉,跪在地上颤抖着不敢说话。
陆准从袖子里取出纸包,翻开来让张鲸看,张鲸一看之下,顿时就挪不开眼睛了。伸手拿了一块儿,放在口中咀嚼咀嚼。
年幼时的志怪胡想、作家胡想,在当时被看作是绝对不务正业的事情。和其他的文人一样,穷其大半生,吴承恩都在努力于去实现父亲加在他身上的胡想,上承皇恩,下泽百姓,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他时运实在是不好,年届半百才终究补上了贡生,展转各地做了些知县、县丞之类的小官儿。而仅仅几年以后,就因受人诬告,一怒挂冠。
“哦?有这类事情?快拿来看看!”张鲸正为太子用饭的事情忧愁,陆准便适时奉上糕点,这就比如想打盹就来了枕头,当然是赶紧急他拿出来看。
张鲸没有考虑这么多,他的心机全在太子身上。这些光阴以来,太子课业沉重,没甚么精力,对着反复的菜色更加没有胃口,小小年纪,恰是长身材的时候,竟然垂垂肥胖下来,实在是让他非常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