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开对话框,水青先发给她一个浅笑的神采,然后奉告她说,小清终究从阿谁又偏僻又粗陋的出租屋搬了出来,在郊区和郊区鸿沟――天平架,租了一套公寓房。
三人辛辛苦苦写了几个月,不要说稿费,就连全勤奖也没混到手。幸亏何年勉强算个“富二代”,不时找家里要点“布施款”,三人才不至于饿肚子。又卯足劲写了两三个月,仍无转机。三个好朋友就面对进退两难的地步:要么归去忍耐老板的白眼重新开端事情,要么咬紧牙关对峙写下去。
三个好朋友固然没有住在一起,平时各忙各的,但仍经常在QQ上会商创作打算和作品选题,每小我都很尽力地完成本身的创作任务,有稿费到账,每人都只拿本身的一份,毫未几拿。
何清青这个名字红遍网上彀下大江南北,是在两年以后的事。
三人再也不是当初阿谁靠微薄的全勤奖过日子的小写手,经济余裕了,就想换个好点的居住环境。
她们都算不上勤奋人,撤除逛街和睡懒觉的时候,每天也就六七千字的产量。她们签约的那家网站,要求作者每日半夜,每天起码更新一万字,每月要上传三十万字以上,才气拿到一千一百元的全勤奖。
三人感觉在网上写文,也是一条不错的前程,并且不消朝九晚五,不消看老板的神采,时候自在,事情弹性度高。因而脑筋一热,就一起辞了职,在市郊合租了一套便宜的屋子,对着各自的电脑开端了职业收集写手的生涯。
小清家在乡村,家里的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都需求她扶养,两个哥哥一个好酒一个好赌,都希冀她赢利娶媳妇。以是她固然稿费支出不菲,但大部分都用来布施家用,剩下的也就未几了。为了节流开支,只好持续住在郊区这间出租屋里。
从客岁开端,三报酬了进步写作质量,已经摒弃了之前那种合作合作填鸭似的写作体例,开端独立创作,结合颁发,因为不消聚在一起会商写作纲领,三人间的联络就少了很多。加上美女水青又正在热恋当中,三个好闺蜜已是大半年没有联络过了。
三个好闺蜜筹议好久,最后想出一个变通的体例,决定三小我合起来写小说,按现在每人每天七千字的产量来计算,三小我一天能够写两万多字,别离签给两家网站,能够稳稳地拿到两笔全勤奖。
这一天,天热得短长,何年躲在空调房里构思本身的小说。
第二天中午,何年打车来到天平架,找到余东路147号,发明那是一幢八层高的新公寓楼,前面是白云山,前面是市政绿化区环绕的野生湖,闹中取静,环境清幽,看来小清为找这屋子也花了很多心机。她在楼劣等了一会,不见水青到来,估计她早已经到了,就单独爬上五楼,找到501室,摁了几下门铃,却无人应门。
一转眼,又畴昔了一年多时候。
时至本日,她们三个天然早已过了为拿全勤奖而合力往一部小说里冒死填字的阶段,现在能够伶仃构思,独立完成本身想写的东西。只是上传作品的时候,仍然署的是“何清青”这个笔名,仍然用大众账号收稿费,不管谁写的作品,都是三人各取一份稿费。
构思结束,何年正对着电脑写创作纲领,俄然瞥见显现屏右下角的QQ头像闪了一下,是水青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