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唐红玫听婆婆说着店主长西家短。像楼上的周大妈家的小闺女,也是客岁嫁出去的,刚查出有喜;隔壁李家的二桃女人,虽说来岁是寡年无春,却并无毛病她相亲,顶多婚事前拖着,可就算如许,她也一向忙繁忙碌的没有成果,气得李旦妈好不轻易得来的好表情,又泡了汤;另有隔壁那栋楼的老刘家……
外头这些事情并不消唐红玫来操心, 她满打满算嫁到县里也就不到半年风景,人倒是熟谙了很多,可惜都没啥友情。根基上, 凡是对外的一应事情, 全都是唐婶儿一人在筹划的。
前些日子,他们家倒是列队抢购了很多好东西,可好多都是筹办囤着过年时吃的,平常的一日三餐还是同以往差未几。加上这大夏季的,原也没啥新奇吃食,起初唐婶儿趁早往县城外头去,还能碰上菜农卖菜,就今个儿这气候,怕是悬乎了。
自打唐红玫有身后,家里就窜改了平常作息,唐婶儿毫不踌躇的舍弃了儿子,统统跟着儿媳走。
这天吃过晚餐,外头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唐婶儿仓促洗过碗就领着儿媳去外头乘凉。
婆家这边的态度,唐红玫的娘家人都看在眼里。在夏末时,唐妈又来过一趟,因为她也传闻了唐红玫怀的是个闺女。幸亏,来过一次后就放心多了,因为她亲眼看到了已经被养得白白胖胖,珠圆玉润的亲闺女。
糊口里多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唐婶儿本来就爱听也爱说,可架不住她生了个锯嘴葫芦般的儿子,听倒是情愿听,就是吧,总给她一种对牛操琴的感受。久而久之,她就懒得跟儿子说了。
机器厂的福利一贯都不错,可因为许学军只是浅显的车间工人,拿的只要人为,发的票证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仅供平常利用。像一些奇怪的票证,比如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啥的,十足没有。想要弄到这些票证,只丰年关凭运气抽。
许学军永久都是准点返来的,现在个儿,他还带来了两个动静。
“也没啥,就是她娘家人叫我趁便过来捎带个口信。就是她二姐今个儿上午在地头上生了个闺女。”那人顿了顿,又添了一句,“她妈叫她不消归去,队上忙着秋收,还说江家那头也没筹算办酒。”
“差未几了,我切点咸菜疙瘩。”唐红玫一面承诺着一面干这活儿,她倒不急着舀白粥,反正许学军还未归家。
哪怕到了现在,唐妈去过县里两趟,肯定唐红玫在婆家哪哪儿都好后,就将这个闺女完整的抛到了脑后,转而去体贴她的二闺女。
幸而,儿媳格外衬她的情意,不说平常糊口中没有任何摩擦,就连说闲话时,也是一副听得极其当真的模样,时不时的还能搭两句,又不打搅她瞎吹,可把她给乐呵的。
这个时候,唐红玫的肚子已经挺大了,不过她几近没啥孕期反应,能吃能喝能睡的,能够说除了口味略微窜改外,旁的都一如既往。这令家眷楼其他小媳妇儿恋慕不已,不但恋慕她有个好婆婆,更恋慕她有个心疼妈的乖闺女。
就听唐婶儿在外头又说:“咱院里全积了雪,等吃过早餐我去扫扫。对了,你要没事儿就待家里,我刚返来时,瞧见好几人摔雪地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