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太太姓程,出自诗书大族,家中出过两位鼎鼎驰名的大文豪,但程家的女儿却不见显,未曾听闻有才调格外闻名之人,不过程家的女儿都嫁得不错,想是以贤惠自戒,因为程家女儿的子孙辈里也出过很多人才。
这黄御史家的家风老太太是很看得上的,当初想跟苏家说亲的也有那么几家,黄夫人对苏筠也只是两可之间,还是老太太在黄夫人跟前赞了苏筠几句,黄夫人才动心的。
日子一晃就到了六月里,每日里艳阳高照,晌中午分,地砖上都能煮鸡蛋了。东山书院也闭了馆,老太太领着家里的儿媳妇并孙子、孙女儿等这才往京北的乐游原去。
纪澄自认靠近她比不上沈家的女人,论聪明也比不上苏筠、卢媛,唯有静待机会了。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格外惜命,老太太每日的炊事都有专人服侍,她的院子里有个小厨房,掌灶的是鲁大娘子。这鲁大娘子家传了一本药膳谱,她因着这份家传的食谱而入了老太太的眼,老太太就只吃她做的菜。
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拉过纪澄的手来,头却方向纪兰道:“你这侄女儿是个实诚的孩子。”
如许也不能说错,但是老一辈的看法里,老太太还是更喜好贤惠沉寂之人。再加上克日苏筠之事一对比,让老太太更加感觉纪澄如许的女儿家更可心一些。
纪澄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想看看父亲的主张,总算是没让她绝望。她父亲看得明白,那大位那里是那么好登临的,里头凶恶万分。纪澄也想过,若她真是进宫育子,她的孩子若想要当天子,除非她把其他皇子全数灭掉还差未几,这的确是痴人说梦,即便事成,将来鬼域路上只怕也无颜见人。
以是刘厨娘如许一名大厨到了沈府也被人架空得没有效武之地,只因她的菜食不对老太太的胃,刘厨娘又是个好强的性子,到沈家这几年门头研制菜式,就为了能胜鲁大娘子一筹。
院子小了,动静更加通达,这日存候老太太就看着纪澄道:“传闻你这些日子都往厨房跑,刘厨娘不在,你去厨房做甚?”
纪兰闻言对着老太太点头笑道:“可不是么。”话虽如此,但纪兰明显不觉得然。在她看来,纪澄若真故意嫁入高门,就该在诗词歌舞方面下写工夫,待传着名声天然有人求娶。学了厨艺又如何,相看时谁还能真让她做饭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