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说了回话,三老太太也就起家告别了,谢燕一面扶着母亲,一面笑对谢莫忧道,“阿忧,甚么时候有空畴昔玩儿,我有好东西给你。”
三老太太此人,谢莫如是常常见的,三老太爷三老太太这对伉俪虽是老字辈,年纪端庄不算老,比谢尚书大不了几岁,是谢尚书远亲的小叔叔,传闻当初谢尚书之爹谢老太爷过逝时还抓着儿子的手让儿子照顾小叔叔。这些年,又是亲叔侄,三老太爷与尚书府一贯干系不差。三老太爷从未退隐,膝下两子一女,宗子谢驽在翰林供职,次子谢骥捐了个通判,长女谢燕年纪最小,亦已出阁,嫁的不是别家,恰是宁姨娘的娘家三弟宁卓。以是,三老太太与宁姨娘附近,何尝没有这方面的启事。以往谢燕亦常随三老太太来谢家说话,本日还未见谢燕来,想是嫁了人不比在娘家随便,只是如许的日子,再没有不来的理。
三老太太慈爱的望着女儿,笑道,“我就忧愁阿燕这性子,都嫁人了,还跟做女人时似的,幸亏亲家不嫌她。”
诸人走的都早,留到最后就是三老太太一行,大师便在谢太太房中喝茶说话。谢燕虽没跟三老太太一并来,倒是一并留下了,说是要回娘家住几日。谢太太笑,“做人家媳妇的,还如许时不时的回娘家,细心婆家挑理。”
且说谢莫如回了杜鹃院,张嬷嬷忙迎上来,静薇奉侍着谢莫如换下外头的大衣裳,谢莫如坐在妆台前卸钗环,转头问,“母亲中午用了些甚么?”
谢莫如接过茶,让静薇紫藤早些下去歇了,她独取了本书卷,坐在窗前悄悄消磨了半日去。
素蓝笑,“太太尽管放心,厨下一早就预备了。怕老爷、大爷、二爷本日是要多吃酒的,还备了些清粥小菜。”
张嬷嬷笑道,“大奶奶用了一碗胭脂米饭,四样小菜都用了些,倒是荷叶汤平淡,奴婢瞧着大奶奶似是喜好,喝了一碗。”
谢莫如应一声“是”,起家行个礼便回杜鹃院了。
素蓝奉侍着太太吃了半盏燕窝粥,轻声细语的开解太太的表情。
谢太太一叹,“是啊,大mm嫁的远,这都多少年没见了。”
谢燕笑,“我乐意成不成。”
谢家宴客,又是谢柏探花之喜,请的来宾除了本家,便多是靠近来往的人家,不算昌大,也毫不冷僻,各处皆经心预备了。官客堂客一前院一内宅自不必说,女人们也自有女人们说话的处所。
谢静年纪尚小,不过六岁,背面还跟着奶娘,谢莫忧命人拿了吃的逗她说话儿。只是谢莫忧本日任务严峻,待谢太太娘家舅老爷朱家的几位女人过来后,她就得去号召朱家女人,只得命婆子丫环谨慎哄着谢静些罢了。
谢太太笑呷口茶,“阿燕活泼,如许更讨人喜好。”
谢骥之妻李氏年事与宁氏相仿,或者是三太太这个婆婆不大好奉侍,李氏眉眼竟比宁氏更见老相,闻言亦笑,“我也如许说,女孩子就得似mm如许才好,不然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半天没一句话,又有甚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