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子衿发了大财,粉儿风雅的打赏了院里奉侍的人,厨下天然也不会落了。故而,这菜上的缓慢,因就是何子衿与章氏两人吃,四菜一汤外加两碗雪乌黑的大米饭,另有一盘子团脐大肥蟹。这原是何子衿分出来给院里人吃的,当时分的很多,可见厨下另有的剩。何子衿还问,“阿山哥那边的饭送去了没?”
三女人目瞪口呆,“那样大户,竟不管饭?”还送了好些东西哩!这也忒抠儿了吧!
宁五奶奶这才说是何家大女人送来的,宁太太一时没想到是哪个何家,细问了宁五奶奶,宁五奶奶虽是理家,于冯姑丈沈素的事儿并不大清楚,便说了,“说是碧水县何家,同陈家是姑表亲。”
第二日,何子衿一行人起了大早出发,这年初,马车速率有限,要赶远路,都是天蒙蒙亮就起的。碧云碧月奉上厨下清算出的小点心干果儿,满满的预备了一大食盒,让何子衿三女人路上带着吃。李管事亦夙起相送,送了六坛子菊花酒,都放车上了。
何子衿大手笔的打赏,可见不是无所得。
宁太太还说呢,“总督府里我瞧见了那八百两的花儿,说是要送去给薛大儒的。”见这两盆绿菊也非常标致,不由问,“哪家送来的,这花儿不错。”
待门房弄清楚这弯弯绕绕的亲戚干系,沈山一共带了七篓大螃蟹,此中一篓是给门房的。门房感喟,“这些天尽是送螃蟹的。”
何子衿笑,“费事您了。那我就先回了。”
何子衿点点头,赵妈妈道,“前儿陈老爷陈太太来过,大女人想来不与陈老爷陈太太一道的,就大女人一人来的州府吗?”这么小的女人,如何单身来的州府呢?胆量可真够大的。
现在说甚么也晚了,宁五奶奶面儿上难堪,道,“到底是我年青,想事总不全面。”
光亮正大!劳动所得!
李管事道,“我们蓉城最驰名的曲子,就是唐神仙传下来的《祝青云》,每年秀才试、举子试后,府尹大人宴请学子,都会令人奏这一曲。”
何子衿笑,“大伯老是如许客气。”便收了。
那媳妇忙笑,“我姓赵,大女人不嫌弃,叫我一声赵妈妈就是。”乡间丫头就是胆量大,这么小的年纪就这么来了。
三女人点头,“这也成。我传闻大户人家自有讲究,旁的东西,便是买了,怕也分歧他们家的端方。螃蟹是时令物儿,重阳正肥,也是吃螃蟹的时节。”
一下子赏出去十五两,三女人都替何子衿肉疼。
宁家六房,宁六爷早早过逝自不提,宁大爷到宁四爷都在外埠仕进,宁五爷一家留在故乡承欢膝下,打理家属事件。宁太太有了些年纪,家里琐事便多交给宁五奶奶打理。节下特别事忙,何子衿一行是用过早餐便来的,算是早了,可等着来宁家走动的人都坐满一门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