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吴三桂能够把平西藩的330个千户都拉去安西,一年就是将近200万两银子的补助啊......
要发财啦,世世代代的繁华啊!
“人很多啊!”朱慈烺笑道,“每年给朕这里送1500名10岁男孩如何样?”
朱慈烺哈哈笑道:“好办,好办......你有330个千户,33万户,200余万口,人数很多,并且另有繁衍生息,年年都有很多男孩被生养出来吧?”
发财啦!
并且九边军户的战役力也不成能超越大明版的耶尼切里军团......
而吴家把平西藩的亏空丢出去后,还能捞到一个安西镇的藩,这但是个干清干净没有一文钱债务的优良藩啊!
吴三桂都快喝彩起来了!
朱慈烺赶紧扶了他一把,笑着说:“长伯你先别急着谢恩,朕另有别的前提呢!”
是以他没有挑选用流官统治安西,而是设立藩镇,并且让吴三桂去承包......还用一年200万两的补助为饵,让吴三桂本身把平西镇的330个千户都挪去安西,这可比强行移民划算多了。
他有三百三十个千户,如果都搬去安西,一年就是198万两银子的补助,20年就是将近3960万两了......即便满20年后补助减半,一年也有99万两银子能够领。
并且这些军户除了给藩镇从戎,也没甚么上升通道。西北的经济再如何生长也就那样了,就算丝绸之路规复了一点,和东南的四江两湖闽粤还是不能比。
以是他接掌大明朝后,就采纳了一系列止损和收缩的操纵,并且把首要的力量都用于运营轻易产生大量支出的四江两湖闽粤——为了弹压能够的抵挡,朱天子还将大量的北军分镇各方,以是之前的两次北伐,都没有投入充足的力量。
如果真能世世代代,永镇安西,那吴家可就是与国同休的繁华朱门了。
当然了,有了点钱也不能胡乱花掉,该精打细算的处所还得邃密。
他顿了顿,“和你说了吧,朕筹算从安西、北庭、朔方、淮北、徐海、川西、川东、辽东、南阳等九边军镇招募少年。再由大元帅府教养他们数年,教养期间,不得和家人联络,等满18岁后再从中提拔壮勇参军从戎。
吴三桂呼吸都短促起来......他这辈子终究有不当老赖的机遇了!
以是朱慈烺就有了充足的财力去支撑北伐和西进了!
一个千户一年补六千两银子啊!
“那是天然的,臣上面的那些人能够生了,其他的千户臣不知,臣直辖的千户,均匀一下,每个千户一年能生三四百,此中的男孩有一百八十高低,现在没甚么,将来怕是费事!”
不过朱天子却想到了一条非常特别的上升通道。
这桩移民实边的买卖,能够做得起来啊!
不然,一旦资金链断裂,他就会变成第二个崇祯。
并且安西、北庭两藩一旦生长起来,西域的良马、骆驼、玉石等特产,就会通过陕西输入中原。而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也会通过陕西输往西域。丝路大开之下,陕西的贸易也会再度繁华起来。
也不是说不能产生正现金流的“亏蚀买卖”必然不能做,而是要量入而出,保持全部大明帝国的现金流为正——起码要保持在能够通过融资假贷加以保持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