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先生望着远去的步队,伸手探了探杯中的茶。
“将军,此去定要谨慎,”他拍了拍马背,语重心长的说道,“另有一言,若将军赶上了难处,可去楼城寻张德旺将军,他是魏将军旧部,攻晋时也算将军部下,找他帮手他必不会推让。”
“来时碰上了一个吏部的老朋友,现在任吏部主事,他说将军方才调任曲沃知府,说是要调查民籍,这就从速来了,想着如果能在将军入晋之前碰上,也就免除了颠末曲沃时去拜见了。”
陆允的脸敏捷变红了,他只得低下头不让顾先生瞥见,顾先生收住笑,说道:“将军,顾某猜想,这事远没有查民籍这么简朴吧。”
顾先生站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陆允。
“甚么古法?”陆允问道。
昔日的晋国瓮岭关横亘在魏晋边疆上,这瓮岭看上去别没有史乘上记录的那般凶恶,相反,多少文人骚人曾登上瓮岭的山岳大将晋国边疆一览无余后作出千古文章。晋国境内只要这一处山脉,从魏国境内连绵至汴水边。晋在建国百年后,沿着这山脉筑起了两座堡垒,其一便是这瓮岭关,作为魏国东出的樊篱,另一座便是楼城,作为抵抗图力人南下渡河的防备。百年间,魏国的将士无数次想要突破这座樊笼却落的身故他乡。凡是入了瓮岭的魏军,没有一个活着归去的。
“我本来筹算离了兴平便去楚地的,我有个老友,曾在黄老将军部下,楚国灭后,他便留在那边做了这云来郡的总督,”顾先生喝了口茶,茶有些凉了,陆允为他添了些,“原想着年后会有一次变更,可不知为何便担搁了,本打算是四月时再去的,现在干脆仲春便来了。”
多年前,恰是他突破了瓮岭,才翻开了魏国冬出的大门。明天,陆允坐在瓮岭关前,却停止不前了。面前的士卒已经换上了魏国的礼服,细心的盘问过路人。陆允的手里攥着上任曲沃知府的通行令,却在这关前耗了有一个时候。凉茶铺的茶他已经喝下去两壶,却还是眉头舒展,苦衷重重。
凡是事总有例外,阿谁例外便是陆允。
“唉,莫要提了,”陆允给顾先生斟茶,“您是要回楼城吗?”
“风将来,茶已凉。”
那步队浩浩大荡,近得城门时,连守城的兵丁都吓的退到一边,不敢大声说话,陆允递出了上任的文书,兵士们略微看了一眼便仓促放行。
“让将军绝望了,”顾先生不美意义的笑笑,陆允也仿佛没了问下去的兴趣,“顾某是来寻你,但不是为了同将军入曲沃。”
“想不到堂堂都城卫戍批示使,竟然还惊骇起老夫来了。”
顾先生的脸变得越来越凝重,他眯缝了眼,缓缓的说道:
陆允张大了嘴巴,忍不住的点了点头。
“陆将军,”顾先生停了停,改了口,“是陆知府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