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铣的打算中,将来的大梁朝廷,是不会规复隋朝时候的“总管”职务了,因为总管的权柄实在太大,动辄都是管着相称于后代数省面积人丁的地盘,一旦想对抗中心,阿谁个都能有安禄山级别的气力。而杨广暮年萧铣建议杨广设置的经略使和察看使,较着辖区比总管小数倍。并且权力还比较单一,不是军政财权一把抓的那种。
当夜,成都的故蜀王府内,宴席大张,觥筹交叉。一番论功行赏,善后商洽的事件。便在宴席上顺势敲定。成都现在是没有宫殿的,不过当年杨广的弟弟蜀王杨秀在成都有王府。杨秀身后便封存了起来,独孤氏兄弟也是打出灯号归顺大梁以后临时赶工补葺了一番,增其轨制,作为现在迎驾的行宫暂用。
萧铣听到这条军情的时候,只要长孙无忌陪侍在侧,便揣摩着萧铣的意义,劝谏说:“陛下!我军费经心机,才打劫蜀郡等地,正要蚕食全蜀,却被李渊兵不血刃拿下东川汉中等数郡,实在可爱!不如立即加快挥军北上,命沈将军不吝体力强行军出剑阁关走剑门道出葭萌关,强攻汉中!汉中若下,则大散关以南尽数为我大梁统统,李渊今后如骨鲠在喉,不拔此刺便有力东进了。”
当然了,独孤凌云兄弟也晓得,本日以后,他们兄弟必定不成能三四小我都留在蜀地任职了。哪怕天子宠任外戚,加上为了示以恩德,让独孤凌云本人持续还是领剑南道察看使,但起码也会把他的几个弟弟调到别处,或者进入朝廷中枢。用一些官位方面比现在更高的职务来替代现职,免得蜀地将来铁板一块,成了独孤氏兄弟的地盘。
萧铣本人在成都坐镇的当口,梁军在蜀地当然也不会闲着,本来梁军出境之前,仅靠独孤氏兄弟的权势,要想越出蜀郡边疆去为朝廷掌控新的地盘,充其量也只能到绵竹一带,没法持续北上。获得了沈光麾下数万强兵的助力以后,又有蜀地府兵的帮助带路,进度便快了很多。
东汉光武帝部下大将岑彭,作为伐蜀主帅,在讨伐公孙述的过程中遇刺身亡;三国末年的邓艾钟会,环境和岑彭也差不了多少;厥后十六国中的成汉政权,立国与灭都城是在权臣或者外来将领攻灭蜀地原有统治后当场另起炉灶的。
这一圈,是必必要转悠的,因为正如此前所述,“入川倒霉主帅”的梗,在中原文明但是传播了上千年了,从秦汉三国到六朝,外来的统治者灭蜀地政权者很多,但是被派来伐蜀的主帅却很难逃脱打下蜀地后关门盘据的怀疑。
“幸亏朕脱手快,没想到薛举一死,薛仁果这**臭未干的小子便这般不成事儿,才拖住李世民这么几个月。”
至于老迈独孤凌云被拿掉了蜀郡留守这个官职,实际上也没甚么好多说的,因为萧铣说得很明白了――“留守”本来就不是常设官职,当初隋文帝杨坚的时候就不存在留守,只要郡守,郡守上头就是总管了。是杨广即位后,大业年间天下大乱。才临时设了留守这一级别比总管低比郡守高的职务,作为调剂数郡气力剿匪的权宜之计。现在再给独孤凌云上柱国的爵位,完整对得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