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道:“我们这大小也是个港口,来往行商多有歇脚的,上一回我与赵家娘子共贩生丝、茶叶与一个番商,他本钱差些,便将些玻璃杯碗抵给我两个,都是顶好的货,在我们这要百两银一件,他几十两给了我们一盒子,我都预备着节骨眼上使呢。”
沈家这才着了慌,沈父封了五十两一整包银子与一对玻璃的小酒盅,亲身去见尹师爷,返来时终究有了点笑模样:“尹师爷说,这事他能管,只是采选寺人爱玻璃,要打典细心些。”
殷氏撇着嘴儿道:“甚么寺人爱玻璃,我看是他爱罢?”一面手脚敏捷将那几件玻璃都找出来封了箱。
沈令嘉迷惑道:“我还没问你们,这是给我请的太医吧?如何倒称起‘选侍’来了?”
吃过午餐,沈父便拿了十两银出去,沈家高低本觉得手到擒来,谁晓得第二天张家就有人来退钱了——县令大人说,这一次大选卡得严严的,宫里的寺人到人家里一家一家的看,他也爱莫能助。
殷氏犹嘟囔不休,回了家,沈氏父子也在,沈大哥道:“我传闻采选寺人到了金陵,我同窗好些使钱避选的,我们家也使几个钱,叫mm躲上一躲行不?”
李嬷嬷笑道:“今儿一早长秋宫发来的口谕,姜婧娥进作宁训,施选侍进作长使,小主进作选侍,这是皇爷与主子娘娘的恩情,正在安抚六宫呢。”
李嬷嬷嘲笑了他两句,方道:“皇爷赐了谢朱紫金凤冠。”
沈小弟也道:“上一回后邻赵家姐姐就是十四岁,人家一看就说:‘太小了,不顶事儿。’姐姐也是十四岁,小得很,我们不消怕!”
这话并不是全然的胡乱阿谀, 须知金陵自古是繁华地,出过的美人不计其数,就是他们故乡这下乡小县里, 上数几十年也出过一个妃子,厥后那位妃子娘家的墙就叫人挖塌了——乡间的女人讹传服“贵妃土”能保芳华貌美, 生生吃塌的。
施阿措并不答话,只特长绢儿将眼泪拭了,转过甚去看太医诊治,却一见那太医便皱起了眉,问道:“太医贵庚?”
沈令嘉惊道:“九翚四凤!宣夫人还一定挣得上这么一顶呢!”
李嬷嬷道:“九翚四凤的,花钗九树,小花也九树。”
施阿措道:“皇爷那里情愿叫宠妃受这等委曲?是以转头就赏了她一顶金凤冠,叫她放心,没人能欺负得了她。昨夜里皇爷歇在永福宫,今早上皇爷发旨的时候,宣夫人神采都变了,恐怕臧娘娘活力,早早地就往长秋宫去了。”
本来本县附廓省会,县令是沈父同祖父的亲堂兄的同年,一贯肯照拂沈家——只要喂饱了银子,但县令上有知府盯着,若张县令无能为力,殷氏娘家一个远房侄女正给府内刑名师爷做续弦,办理些厚礼,也能对付畴昔。
施阿措大哭不止,李嬷嬷这时排闼出去,喜道:“长使,太医来了!” 背面跟着个二三十岁的年青男人。又瞥见沈令嘉坐了起来,上来为她披了件衣裳,口里不住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小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沈令嘉喝完了两碗水,一抹嘴儿道:“这水里放的甚么蜜?竟如许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