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风君不醉 > 第140章 唇枪舌战

我的书架

太子在一旁听着二人言语比武,这才后知后觉地认识到题目地点,轻咳一声,刚要开口圆场,三皇子却抢先一步,嘲笑一声道:“敬国公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倒显得孤自擅自利,罔顾朝堂大局了?火线将士的功绩,孤从未忘怀,抚恤赏银之事,孤也一向挂怀于心。可父皇的龙体,莫非就不首要了?这二者之间,就非得争个非此即彼?至于补葺的银钱,孤并非毫无考量。现在户部账目庞大,孤亦是在死力周旋,力求寻出个分身之法。既不迟误将士抚恤,又能尽快补葺父皇寝宫。倒是敬国公,一口一个缓行,又是给孤乱扣帽子,莫不是别有用心,想借着此事,拿捏孤一番,又或是,有甚么别的策画。”

他顿了顿,目光从世人脸上一一掠过,持续道:“现在边疆虽安,可民生之事仍有诸多待解之困难。赋税、水利、农桑,桩桩件件皆关乎百姓生存。众爱卿如有何良策,固然道来。”

过了半晌,才不紧不慢应道:“敬国公所言,那天然是句句在理,孤身为皇子,又怎会不晓得安抚军苦衷关严峻。只是当下,父皇龙体不佳,每念及此,孤仿如有钝刀在心头研磨,甚是揪心。父皇所居的寝殿,光阴腐蚀,多年未曾补葺,宫墙班驳、窗棂陈旧,每逢雨夜,偏殿当中雨水滴答坠落,声声都似砸在儿孤的心尖之上。父皇为国事殚精竭虑,平生劳累,现在每夜却不得安宁,为人子者,目睹这般景象,心中惭愧不已,便是居于皇子府,这心,亦是日夜难安呐。”

大殿以内仿若被喧闹覆盖,万籁俱寂。赵宵廷目光轻移,看向寺人冯敬中,眼神中悄悄递过一抹表示。冯总管心领神会,当即上前一步,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呼:“退朝 ——” 那悠长的尾音在殿宇的梁柱间悠悠回荡,朝臣们闻声,纷繁躬身施礼,继而井然有序地缓缓退去。

三皇子赵锦旭几步跨至御前,身着一袭绣着金线的富丽朝服,腰间玉佩跟着他的行动悄悄闲逛,收回清脆声响。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天子行了个标准的大礼,俯身跪地,口中高呼:“父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补葺寝殿,其一,乃是为人后代孝道。父皇予我生命,育我生长,教我治国安邦之理,现在战事已毕,孤唯愿倾尽所能,让父皇能于温馨喧闹之所放心疗养。”

起家以后,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父皇,听闻此番捷报,儿臣心中尽是欢乐。二哥此次出征,果然不负父皇的信赖,批示若定,尽显将才风采。”

皇上赵宵廷眉头微蹙,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朝堂之上,本应畅所欲言,以国事为重。敬国公,朕素知你忠心耿耿,为我朝社稷鞠躬尽瘁。锦旭,你亦当明白,臣子们各抒己见,皆是为了我朝的长治久安。无端猜忌,只会乱了朝堂的和蔼,坏了君臣一心的根底。补葺寝殿一事就此打住,莫要再提。”

太子在一旁听着,他微微点头,腔调安稳地拥戴了一声:“三弟一番肺腑之言,本宫深觉得然。” 那语气波澜不惊,让人听不出涓滴情感的起伏。

敬国公冷眼瞧了瞧太子,心下暗自思忖:这三皇子,话里话外清楚是不肯再在筹集银两之事上着力了,竟拿为皇上补葺寝殿当作由头,还打着孝心的幌子。眼瞅着二皇子此番立下赫赫军功,他又怎会甘心?可这太子,怎的如此痴钝,竟然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还跟着拥戴,当真是胡涂!

推荐阅读: 生死帝尊     三界圣子     济逍遥     问道章     穿成反派白月光     革宋     厉厉在慕,总裁求放过     我老婆精神分裂了     万恶之王     谋杀启事     穿成反派他亲妈     重生后我在华夏斩神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