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看一首,赞一首,相互称扬不断。李纨笑道:“等我从公断来。通篇看来,大家有大家的警句。本日公断:《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柳敬鼓吹闻,喜的鼓掌叫道:“极是!极公!”诸葛清琳道:“我阿谁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诸葛清琳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夕阳忆旧游’,这句后背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返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义深远!”李纨笑道:“固如此说,你的‘吵嘴噙香’一句也敌得过了。”
没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写出来。或人作的底下赘明或人的号。李纨等重新看道:
纯悫道:“虽这么说,另有别人。”因又命另摆一桌,拣了热螃蟹来,请袭人、紫鹃、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毯,命支应的婆子并小丫甲等也都坐了,尽管随便吃喝,等使唤再来。
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宝钗笑道:“你的‘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簪菊描述的一个缝儿也没有。”纯悫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李纨笑道:“那么着,像‘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舍不得离了菊花,菊花有知,倒还怕烦厌了呢!”说的大师都笑了。柳敬宣笑道:“这场我又落第了。莫非‘谁家种’,‘那边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那都不是访不成?‘昨夜雨’,‘目前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吵嘴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又道:“明日闲了,我一小我做出十二首来。”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雅就是了。”
纯悫便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世人看了,都说:“别致!只怕做不出来。”纯悫又把不限韵的原因说了一番,柳敬宣道:“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韵。”诸葛清琳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坐着,拿着钓杆垂钓。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鱼上来唼喋。纯悫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号召山坡下的世人尽管放量吃。探春和李纨、惜春正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却独在花阴下,拿着个针儿穿茉莉花。柳敬宣又看了一回诸葛清琳垂钓,一回又俯在宝钗当中谈笑两句,一回又看袭人等吃螃蟹,本身也陪他喝两口酒,袭人又剥一壳肉给他吃。
诸葛清琳放下钓杆,走至座间,拿起那乌梅银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丫头瞥见,知他要喝酒,忙着走上来斟。诸葛清琳道:“你们尽管吃去,让我本身斟才风趣儿。”说着便斟了半盏看时,倒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螃蟹,感觉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柳敬宣忙接道:“有烧酒。”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诸葛清琳也只吃了一口便放下了。宝钗也走过来,另拿了一只杯来,也饮了一口放下,便蘸笔至墙上把头一个《忆菊》勾了,底下又赘一个“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