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兄见信,自家兄去后,怜儿日夜思念,恐家兄地点千里以外寒暖饥饱不知,又恐疆场刀枪无眼,夜夜难眠。怜儿在建康府承蒙萧夫人照顾体贴,不必阿兄担忧,惟愿阿兄可在疆场杀敌建功、不日班师。另望家兄见信则回,怜儿盼阿兄之信久矣!”
现在最需求的,就是找一个安稳的落脚地,好好的歇息一夜。
李怜儿识字未几,首要也都是当初李成传授给李荩忱的时候,她在中间听着学会的,不过在这个期间,识字的女子本来就是凤毛麟角,多数都集合在权贵世家,像李怜儿如许的山野女子,能够识字本来就已经算不得了的事情了。
大战才方才开端,间隔结束尚且遥遥无期,或许是两三个月,或许是两三年,李荩忱乃至连一个大抵的日子都没有体例给出。是以当看到这一封手札的时候,李荩忱多少都有些感慨。
宿世只是在讲义上学到这首诗的李荩忱,没有想到本身到了这个期间,方才彻完整底明白了这类感情。
这便是荆州重镇——公安。
当然樊毅不在公安,也不代表着樊毅对公安不正视,常日里一贯都是樊毅的摆布亲信甚或者樊家的嫡派后辈留守公安,不然樊毅也不成能放开手脚来往于松滋和宜都。
裴子烈打断李荩忱和萧世廉:“这公安的城头飘荡的是樊字旗号,申明守城的还是樊常。樊毅明摆了是不想要让我们好过,这樊常自也不消说。我们应当如何是好?”
“那还用说,当然是入城!”萧世廉兴趣冲冲的看着公安城。
不晓得本身下一次看到家书的时候,又是在那里,是甚么时候?
这一次一样如此,樊毅亲身率军前去宜都,坐镇公安的恰是他的侄子樊常,樊常官职并不大,只是一其中郎将,乃至还算不上杂号将军,不过因为主力都已经被樊毅带领前去宜都,善战之将也多数跟着樊毅一起去了,全部城中只留下了一千多兵马,留下樊常一其中郎将也在道理当中。
当然换句话说,这里本来就是火线,长年以来推行的都是坚壁清野的政策,和钟离等南陈在淮南火线的重镇如出一辙,想要在这四周找到一处两处村落,那可就吃力了。
也恰是因为这里是地理位置首要,以是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地原名“油江口”,“公安”这个名字则来自于三国,此处是三百年前刘备刘玄德赤壁之战时候屯兵地点,当时刘备官为左将军,是以取“左公在此安营扎寨”之意,定名为“公安”,当然也有寄意荆州这个刘备好不轻易获得的大火线安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