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崇祯天子让他到南京担负礼部尚书并见惯南京翰林院,是有着将他从京师朝堂之上调开的考虑,但是让他以三十五岁的春秋,升任南京礼部尚书,不管如何说,这都是一份天大的恩情了。
以是,团体上来讲,万历末年的时候,最后的那一批东林党人比如顾宪成、攀附龙、钱一本等东林六君子,都是清正朴重的硬骨头真君子,并不像厥后东林党的徒子徒孙们那么不堪,完整沦为了为了流派私利而大搞政治排挤的党争东西。
是以,当他到了南京,上任了南京礼部尚书兼南京翰林院翰林学士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去江阴南岐去请一个怪杰,到南京国子监担负助教职务。
比如说东林书院被毁之前那副名闻天下的春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体贴”,本身并没有错。
因为在明朝的汗青上,六部尚书已经是绝大多数文官平生的宦途顶峰了,绝大多数官员混不到这个位置,少数人混到了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也根基上都已经六七十岁的白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