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捐躯了西宁以后,今后崇祯天子和朝廷关于西北的计谋,就算是全面放开了,有了履行到底的根本。
但是如果救下了兰州城,就等因而截断了陇右木速蛮和云集陇右的西北流贼前去河西的门路。
此时的王承恩已经年过四十,身材也垂垂发福起来,看起来五短三粗,胖胖乎乎。
就像当初的兰州,如果尽力以赴,当然是救得了就得下的。
“至于李弘嗣、李振声两人,你也一并去传朕的口谕,叮咛礼部将二人之灵位,奉入护国忠义庙内,从祀真武大帝!其他未尽之追封、表扬事件,着令军机处和内阁速议呈览!”
因为这一世的大明朝,跟着现在这位崇祯天子的到来,已经产生了严峻的窜改。
面前的崇祯天子,常常让王承恩感到既熟谙又陌生,如许的感受究竟是如何回事,他也说不清楚。
如此一来,西北官军就得在陇右地区与流贼和木速蛮死磕到底,并且还要冒着流贼转头突围流入本地的庞大风险。
因为面前的崇祯天子,再也不是他王承恩从藐视着长大的那一个脾气暴躁打动、做事不计结果,并且也没有甚么城府的年青人了。
在战役或者饥荒中死去的百姓,不再是一个个无关痛痒的数字,他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大明朝得以存世的底子。
西宁城留着当然有好处,但是丢了结也没有甚么大的坏处,不过是有朝一日再费点事儿拿返来罢了。
“西宁城当然是丢了,但是守城军民之于朝廷,亦算是仁至义尽!不是守城军民对不住朝廷,对不住朕,而是朕这个天子,大明朝的朝廷,对不住西宁城的军民啊!
这些东西,除了他本身以外,放眼全部大明朝,也没有人晓得,更不会有人勇于去计算他这个天子的任务。
崇祯天子内心有所惭愧,也恰是因为这个。
而王承恩说的这番话,崇祯天子本身的内心当然早就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