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大罪仍然是极大的罪恶,董重当然不肯就此放过彭羽,厉声道“那我问你,在你拿下濮阳以后,为何仍然不归?”
董重这才幡然觉悟,方才一时不察,竟然为彭羽大大的表功了一番。
董重喘着粗气盯着彭羽持续言道“据董某所闻,陈留被下,乃是刘备军奋勇杀敌善战无前之故,想那陈留黄巾惶惑不成整天,但见刘备雄师前来,岂能不望风而降,如何还需求彭将军亲身出马耶?”
彭羽眯着眼睛看着远方,身后的众臣更是无人插嘴,陛下刘宏更不会扣问,如此环境下,董重的长笑就显得极其突唐了,笑了数声以后,董重天然晓得再笑下去,笑到死,也不会有人理睬,只好干咳一声,硬生生收回长笑。只是这模样就极其风趣,让朝臣们差点有些按耐不住了。
彭羽趁着董重正在懊悔交集上时当即道“此时彭某或在代陛下收降俘虏,或在趁胜追击剿除黄巾之时,彭羽本一朽木得陛下慧眼识人,才立得微末功绩,彭羽只想当即领军为陛下剿除黄巾罢了,那里还能想到回洛阳为本身表功耶?”
最首要的当然是为了表白忠心。如何表白?
董重略微沉默一会,眼角余光但见大家都在静听其言,心中更是有些冲动,厉声道“陛下,依臣思之,邺城、陈留底子无需彭将军出征,而彭将军却至陛下征召于不顾,仍然出征,此正申明彭羽目无圣上,更令臣不齿的是其竟然将邺城、陈留之功皆按于己身,说甚么为曹军断后,与刘军同业,真可谓荒诞之极。”
董重闻言也面前一亮,彭羽的大功大家皆知,没法强行抹掉,可彭羽如此说话,却让董重看到了使彭羽功绩大打扣头的契机,董重当即问道“既如此,那为何此次陛下传召汝之时,汝却不在濮阳,而是在陈留之前耶?”
彭羽淡淡的说道“曹操邺城大捷,彭某只是做好曹操拜托之事,刘备拿下陈留,彭羽也只是顺势而为助其一臂之力罢了,此皆两军之大功,于彭某尚算不得功绩。”
董重闻言双眼一瞪模糊有些冲动起来,深吸一口气厉声喝道“据董重所知,邺城大捷乃是曹操、张邈领军有方,将士用命之故,想那陈留黄巾远在千里之遥,中间另有官渡、濮阳相隔,如何会偷袭曹军后路?此何必彭将军出马为其断后耶?”
彭羽心中一顿,董重的这套说辞,倒是让彭羽有些难受了,辩驳吧,确切有些抢功之嫌,可不辩驳吧,本身就暗中吃下一个大亏了。
董重闻言心中一突,这彭羽牙尖嘴利,三句话将陛下的征召回都给说到回洛阳请功上来了,可此事又是个两难之事,要说将军大胜之初,当即回宫,一来是为本身请功,二来也是为向陛下道贺,三来也是为了表白本身赤胆忠心。
在场的董派中民气中又一叹,这董大人提及彭羽的大功以后,就算其真有目无圣上之大罪,最多也只是功过相抵,想伤彭羽分毫,那是难上加难咯。
可彭羽硬是将此事单单说成回宫请赏,可究竟上也确如其说,只不过此中另有一丝不成言传的政治手腕在此中罢了,只是彭羽在朝堂之上如此大言不惭说将出来,反而显的忠心耿耿,至公忘我,问心无愧,试问政治手腕中的那点龌蹉,如何能够堂而皇之的说出来辩驳彭羽呢?
一时候群臣大家看着彭羽,董派中人皆面前一亮,固然彭羽的大功大家皆知,可董重如此说来,却有彭羽抢功之嫌,并且如此说法,更让彭羽的大功为之大打扣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