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缓缓收起手札,故作震惊道:“公公!这曹操莫非就是当年……?”
而袁绍,就是游离在两派之间的代表人物。袁家家世显赫、一家四世三公,只是近些年来稍有些落寞,可还是王谢望族。
刘备倒是卖起了关子,奥秘道:“后天大将军府宴统统便会发表!”
刘备也不焦急,反而慢悠悠地说道:“公公切莫曲解!拜官只是借口罢了,到时其身至洛阳,还不任由公公措置?”
“哦?他不但没死,还参与了黄巾平乱?”蹇硕一听眉头紧皱,脸上阴晴不定。
蹇硕冷哼一声,怕也是明白了此中启事。忽而他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与刘备,说道:“常日见你这小儿倒是有些聪明,你且帮咱家看看!”
那西园八校尉名为蹇硕统领,却实际各怀鬼胎。有实权的前四大校尉,袁绍是典范的两面吃香,典军校尉临时空缺,下军校尉鲍洪士人出身,是恨寺人入骨。而其他几校尉则是豪无主意,皆是见风使舵之辈。
刘备在袁绍身后几次揣摩,只觉有事产生,便暗中催促袁绍上前问道:“公公,不知为何事烦忧?”
百姓穷磨难安、卖官之风骚行、朝中奸佞当道、后宫糜乱豪华等亡国之兆倒是接连出现。如此混乱的朝纲,竟无一人出来反对,因为反对过的良臣不是被放逐就是被灭门,如此重刑之下谁敢不从?略微有些抱负的人皆是去官阔别,倒不如隐于市野来得安闲。
只见蹇硕目露寒光,冷声道:“不知本初可曾传闻过曹操?”
“公公!草民倒有一策,可叫那曹操乖乖来洛阳伏法!”刘备走至蹇硕身前,低声说道。
刘备现在落得寄人篱下的境地,就是拜这两人所赐。若不是当年谯县之事,其父刘弘也不会被罢官,刘备与母亲也就不会沦落到靠织席贩履为生,能够说在这个世上刘备最恨的就是这俩人。
见刘备出尽风头,袁绍天然不快,刘备也是发觉到了这点,待世人散去,便跟在袁绍身后,解释道:“公子千万不要曲解鄙人,本日之事玄德可满是为了公子!”
袁绍也不晓得蹇硕是何意,但见世人一脸茫然无知,便对劲道:“当初破黄巾之乱时,吾与其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化名孟德,仿佛还与皇甫将军有旧!”
“哈哈!玄德公然是难有的英才,若此事办成,咱家定要封你个大官铛铛!”蹇硕一时欢畅,竟然直言本身要为刘备封官,由此也能够看出他现在炙手可热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