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刘封此时却暗自紧咬牙关,心中直问候了诸葛亮高低数代之女眷。那孔明刚才言中深意,刘备并未发觉,刘封又岂能不知,此言明里奖饰刘封之勇武帅才,暗里则已将刘封解除担当大统之列,如果按他所言,刘封只可镇守一边陲重镇,那便如宿世之刘封普通无二,终究不会落得个因威胁刘备亲子之职位,人头落地,纵有震天之功,又与何人言说?
等刘封回府卸了铠甲赶到议事厅,却见刘备已然端坐于帅位之上,身边添一长椅,椅子上亦端坐一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长发束起,戴一红色纶巾,身着青色长袍,端的是仪表堂堂,刘封心中稀有,此人便是刘备此后第一智囊,诸葛孔明。
“子威将军幼年有勇,今后阵中定可堪大用,待得鼎足之势成型,便可遣其镇守一方重镇,以御北方之敌。”诸葛亮还是摇着羽扇,面向刘备,缓缓言道。
刘封此言刚落,厅中世人便纷繁群情起来,刘备行迹乃是绝密,却仍为蔡瑁所知,而刘备二次前去之时,便见了那刘封口中的黄承彦,却不知其与蔡瑁乃是那等干系。
诸葛亮乃是自比管仲,乐毅之人,端的武功武功皆是非常自傲,此时既看破了刘封之目标,便不会再多言,其言下之意,便是若想学习一二,等下次便可。
因而便心中一横,上前一步,到了诸葛亮身侧,抱拳言道:“刘封,谢智囊谬赞,然心中有一事不明,大胆请智囊明示!”
“若非子威相救,为父恐已遭不测,何罪之有?容先回了新野,再做筹算!”
“此乃吾之义子刘封,年方十八,刚才解蔡瑁之围,便是子威之功,子威自归新野,已是屡立奇功,智囊可重用之!”
刘备见世人齐至,便站起家来,到了孔明身侧,笑容满面言道:“孔明天纵之才,今屈身事于吾,乃吾之幸,乃新野之幸,自本日起,孔明为我军中智囊,世人不得不平,如有违背,军法处置!”
“偏将军,刘封,拜见智囊!”刘封略一拱手,向诸葛亮见礼道。自归刘备以来,刘封便从未因义子之身轻视了本身,宿世经历已让他深深晓得,不自傲者,必将一事无成,刘备既收为义子,那便是刘备之子,刘备麾下之人,凡是有不以少主之位待之者,刘封都一一记在心中,今后再做筹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