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对此早有筹办,刘封还是暗叹一声,刘备的这很多说辞,皆是为保全其名声罢了,前有篡夺徐州之事,现在却不肯拿下荆州,只因并无公道启事罢了,刘封领了御敌之命,心中已是开端策画如何抵挡曹军。
刘备既已做了定夺,便开端问计诸葛亮,诸葛亮不如刘封体味刘备为人,听得刘备竟不去取荆州,心中已然气急,此时刘备问计,诸葛亮连续呼出数口浊气,方才清算思惟,开口言道:“事到现在,须得弃了新野,撤往樊城暂避,以图结合刘表雄师,共抗曹军,不然无兵无城,纵姜尚再世,亦无对策。”
事到此时,诸葛亮终究面现凝重之色,顿时便要命令,正在此时,关羽倒是风尘仆仆,闯进了议事厅中。
于两千年后再看汗青更迭,刘封天然早已贯穿所谓仁义不能成绩王霸之功,唯有国土与军队才气助人立下千秋大业,而刘备此时,明显未能念及这层,故此,刘封面色严峻,一时候也是堕入了沉思当中,侧眼看时,诸葛亮也是面带无法之色,可见对刘备如此迟疑甚为不满。
然此时关羽倒是迟迟未归,这一日,刘备调集众将,正商讨遣人领兵前去策应关羽,却俄然得火线标兵飞马来报,曹操先头军队已然近了博望,不日便可中转新野。
但是此时,诸葛亮倒是一摆手,道:“子威将军莫急,曹操既已到了博望,只设埋伏,恐难伤其底子,既荆州已无可用之兵,若不于此地痛击曹军一番,恐即使至了樊城,亦是无用。”
刘备心知诸葛亮还是心有芥蒂,对此等谈吐并未在乎,只是诘问道:“我军已在新野驻扎了很多光阴,军中将领军士之家眷亦是多在新野城中,如果退入樊城,怕是须早作筹办,不然曹操前锋到了新野城外,便避之不及。”
刘封听罢,便知刘备还是不肯此时拿下荆州以抗曹操,刘备夙来以仁义闻名于天下,此时如果做出此事,确会名声不保,至于到底如何,荆州取是不取,天然全凭刘备弃取,此事刘封没法摆布,诸葛亮亦是没法摆布。
刘备闻听此言,顿时便瘫坐在长椅之上,面色惨白,口中之言:“此乃天欲亡我,悔不能听智囊与子威之言,早日取了荆襄九郡!”
刘备听闻刘封之言,长叹一声,又望了诸葛亮一眼,缓缓言道:“子威,话虽如此,然刘景升于我,有知遇之恩,又本是同宗同源,更兼数次提携,如果趁其病重夺了荆州,恐为天下之人嘲笑,又何谈答复汉室?汝二人之言,且容吾再考虑一番。”
刘封此时并未多言,心知危难之时不该与诸葛亮争口舌之利,便静候其计。
刘备见诸葛亮胸有成竹,这才心中稍安,当即便遣关羽前去面见刘表,并密查其军中真假。而刘封等众将,皆归去清算兵马粮草,并安排车马,筹办弃了新野,前去樊城暂避。
世人见刘备如此,皆是面带惶恐之色,不知如何是好。
“哥哥,那刘表已然亡故,蔡瑁等人秘不发丧,倒是立了刘琮为荆州之主,听闻曹操率雄师前来,此时已然向曹操递了降书,只待曹操一到,便大开城门,将荆襄九郡尽皆献与曹操!”
“智囊,现在曹军五十万,绝非我新野之军所能相抗,不知智囊有何良策,可保全我军,以图今后之事?”
刘封心知,诸葛亮八成已是在力劝刘备趁此机遇入主荆州,以此为发兵之地,再东联孙权,北抗曹操,以期促进三足鼎立之势,刘封虽对诸葛亮数次针锋相对,然值此存亡存亡之际,刘封却深知此时唯有拿下荆州,方能立于不败之力,不然,此次对抗曹操,定会形成庞大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