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写的!“曹昂一脸正气地说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如果有人能够证明不是我写的,大能够劈面提出来。
曹昂朝蔡邕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第二首诗:乌江,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后辈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曹将军为行伍之人,出口成章已是难能宝贵,不必计算太多。”蔡邕戴德董卓的知遇之恩,悔恨汉朝的败北无能,见曹昂孺子可教,赶紧出言帮手。
卫青是谁,他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外加大将军,杀得匈奴人闻风丧胆,身后被加封威大司马,也算是功成名就的悍将。
他在等着蔡邕如何措置,等着曹昂的身败名裂。明天他已经和曹昂完整杠上了,弄死他才气消他的心头之恨。
这两首诗的非常,蔡邕早就晓得了,只不过正想说出来,好让世人晓得,不料却被卫仲道抢了先。
牛辅看着出丑的卫仲道,笑着默不出声。关于诗歌,他不懂,就不想再像卫仲道那般惹人嘲笑了。
曹昂之前当水兵上尉的时候,甚么人没有见过,到了这个期间,好歹也是飞虎军的将领,面对数十人的小场面,早已司空见惯了。
“这都甚么狗屁诗句!“卫仲道刚开端还筹办攻讦,话说完就悔怨了,因为世人都用非常的眼神看着他。
重点终究来了!
看着世人用等候的眼神看着他,又闻声蔡邕说要取名字,曹昂略微有些慌神,很快就回过神来,娓娓道来:“父老相邀,那我就先献丑了。
“不错不错!第二首诗中规中矩,将攻讦之情融入了诗中,的确像为高人指导。”蔡邕点了点头,问道:“不晓得你师从何人!”
蔡邕,字伯喈,东汉末期闻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才调横溢,被董卓强召,也算是当朝名流。
面对这类危构造头,曹昂只能死鸭子嘴硬,一硬到底了!
卫仲道听得面红耳赤,这些人说的话,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把把都捅在了他的内心。
本日听了小乔女人的琴曲,两种豪情充满于心,刚好碰到了蔡大人的题目,便在仓猝当中全数念了出来。“
身为武将,对他的勇武极其尊敬,但又对他的脆弱极其悔恨,构成了既爱又恨的冲突豪情。
世人这才停止了群情,纷繁望向了蔡邕。
这应当是赞美之词!
牛辅打了个哈哈,倒是不觉得意。他身为西凉将领,是董卓部下第一红人,又如何会服从于当今身为傀儡的天子。
这两首诗都是有感而发,不知何时听高人讲授了高祖的故事,顺带体味了西楚霸王项羽这个悲剧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