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杀气腾腾的。这帮世家大臣都是欺软怕硬之辈,碰到那种气场昂扬的主子就乖得跟狗一样,如果碰到何进那种懦而信人的软蛋,他们顿时就变成分肉吃的饿狼。
下一个议的是司徒的任命。前任司徒丁宫在一个月前被罢,现在无人执掌,何太后便服从金良等人的安排,征召颍川名流荀爽担负。
那吴苋赶紧摆手道:“将军切莫折煞步梵了。从刚才将军的阐发,吴苋看得出来,即便录下那女的供词,也何如不了袁隗那老匹夫,为今之计,便是遵循将军所言,先结合袁家撤除董卓,然后再结合其他不满袁家的世家去灭掉袁家,灭袁之事急不成图,需缓缓而行。”
何太后却冷冷说道:“规复太师、太保之位,乃先帝托梦于本宫,先帝还说如果有人反对规复太师、太保之位,便让那名臣子前来见朕。各位莫非思念先帝,想去陪陪先帝不成?”
金良蓦地惊醒,赶紧笑道:“吴总使酷似微臣的一个故交,微臣多加辨识,吴总使真的跟我那故交长得很像。”
袁绍在汗青上面对董卓说出“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看似不平强权,实际上是因为董卓是袁家故吏,袁绍面对董卓故意机上风,董卓一时之间也不敢杀袁绍,因为他还希冀着能收拢世家大族。但是现在环境完整分歧,何太后接收了十常侍之乱时的经验,重用金良、黄忠、王越等亲信,宫禁以内密布了忠于汉室的精兵,如果袁绍再有无礼之处,便可冠冕堂皇地按他一个大不敬之罪,当场把他斩杀,袁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顿时起兵造反。袁绍本身也想到了这一点儿,便赔罪入班,缩开端来。
实际上,在太后凤驾达到荆州后,金良和何太后亦筹办把袁隗的太傅位置转给卢植,卢植比袁隗更有资格坐在太傅的位置上。
刘辩苦笑道:“朕服从母后安排。”
何太后内心恨极了袁隗,却满面东风一脸笑容:“本次朝会所议之事甚多,意义亦甚为严峻,太傅请且回班。等本太后一一宣布。”
太傅袁隗出班问道:“不知太后此番朝会有何事可议?!”
无穷?这女人好牛,竟然敢自称无穷。是无上限还是无下限呢?金良本来觉得这个女人是一个刻薄刻薄狷介自大的奇葩,等他的眼神放在那女人身上,不由吃了一惊。
重新规复太师、太保之位,便是分太傅袁隗之权,因蔡邕、马日磾亦是名满天下,国浑家望,袁隗对此任命,本身是不敢有半点说辞,如果他有半点说辞,金良、卢植、刘弘等人便会出班弹劾他揽权独裁。
金良恍然明白,这是东汉末年,并非他经历过的后代调和年间,便瞎编道:“微臣在冀州之时曾经碰到了一名将领,与之订交甚好,何如兵荒马乱,今后再无联络。”
荀爽是荀彧的叔父,是荀攸的叔祖父,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为了遁藏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作为事,前后著《礼》、《易传》、《诗传》、《尚书端庄》、《春秋条例》、《汉语》、《新书》等,号为硕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