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轻兵赶到汉中,写了手札让白虎往子午谷去寻觅魏延通报,整备兵马与赵云从斜谷解缆,前军陈述陈仓道有道魏兵扼守。
汗青上郝昭是镇守陈仓的,如何会跑到斜谷来?
曹真答道:“臣举之人乃是太原阳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济。”
刘封也晓得兵贵神速,当下说道:“既然如此,就让我回汉中,和子龙叔叔率一起兵马出斜谷,丞相自领中军东进。”
赵云见刘封面现笑容,问道:“吾未曾传闻过郝昭之名,子益莫非晓得此人?”
曹叡准奏,正要拜曹真为大将,俄然近臣镇静而进,跪地奏道:“报陛下,东吴出兵十五万向寿春一带而来。”
******
刘封见诸葛亮提及郿城,就晓得他筹算兵分两路,问道:“丞相筹算要兵发两路?”
曹真奏道:“臣受大恩,怎敢推让?但需一人做为副将,望陛下恩准。”
但现在郝昭来到这座险关,阻断了进军的门路,并且斜谷局促,不成能从四周打击,只要正面能攻打,难度更大。
刘封说道:“丞相雄师乃是主力,我和子龙叔叔从旁策应,争夺早日拿下郿城,则长安震惊,魏将军也好见机行事。”
曹叡大惊失容,环顾群臣:“现在西有蜀兵,东有吴军,诸位爱卿有何良策退敌?”
******
陇右连失三郡,夏侯楙兵败被擒,动静传到洛阳,曹叡大惊,赶紧升殿设朝。
辛毗也出班奏道:“前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夏侯霸甚有勇力,陛下无妨起用。”
曹叡闻言睿叹道:“此事朕亦悔之,有劳爱卿亲去传旨,命司马懿官复原职,防备吴军!”
曹叡急得站了起来,指着群臣怒声道:“现在军情告急,兵临城下,尔等作此空谈有何好处,曹将军前去长安,另有何人能督军扬州?”
“郝邵?”刘封心中一沉,不由皱起了眉头。
钟繇踌躇半晌,才奏道:“臣保举一人,可解扬州之围。未知圣意准否?”
曹叡闻言大喜,因而宣曹真道:“先帝托孤与卿,今蜀兵犯境凉州,威胁中原,将军安忍坐视?”
看着群情纷繁的群臣,曹叡眉头紧皱,言道:“今驸马已失三郡,今蜀兵已过祁山,前军临渭水之西,谁可为朕退兵?”
曹真命宗弟曹遵为前锋,荡寇将军朱赞为副前锋,领雄师来到长安,与王朗、郭淮共议退兵之策。
曹叡闻言大喜:“我魏国人才济济,又有众爱卿同心合力,何愁天下不定?”
诸葛亮大笑道:“正合吾意,军心可用,合法乘胜而进,就由子龙和子益带领一军从斜谷解缆,我率一军从祁山而进,在五丈原汇合。”
钟繇领旨,持节前去宛城,复司马懿官职,加为平东都督,统领扬州诸路军马,前赴寿春。
曹叡笑道:“本来是射亭侯,准奏。”
群臣一阵哗然,只见华歆出班奏曰:“蜀、吴结合,定是两家约好之计,依臣来看,只需击退蜀兵,则东吴不战自退矣。”
曹叡拍额大笑道:“若非爱卿提起,朕几近健忘,如有张颌,朕心安矣。”
曹叡因而拜曹真为多数督,赐节钺;命郭淮为副都督,王朗为智囊,封夏侯霸为破虏将军,选拨东西二京军马二十万与曹真西征。
兵士答道:“回殿下,陈仓道守将乃是郝邵。”
贾充也奏道:“须是陛下御驾亲征,大会诸侯,人皆用命,方可退也。不然,长安有失,关中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