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樊稠在李蒙、王方等人的簇拥下,策马出阵。
吕布心中感喟,一代枭雄,却最后落得如此了局,实在让人唏嘘不已。正所谓自作孽不成活,董卓恰是应了这句话。
董旻此人庸碌有为,因为董卓的干系,而统领西凉军,闻听董卓身故,早已吓破了胆量。恪守郿坞,如何是高顺和皇甫嵩的敌手。
现在吕布固然诛杀了董卓,有功于朝廷,但让报酬难的是,还是是骑都尉之职。杀了董卓以后,吕布急于节制长安,急于收降西凉军,没来得及获得天子的封赏。
董卓一死,剩下的便是朋分权力了。吕布对王允心存不满,方才诛杀董卓之时,险之又险,而这王允和一班大臣躲在一旁看着本身与董卓厮杀,董卓一死,便跳出来抢功。
吕布见樊稠有撤退之意,便单骑出城,去见樊稠。
现在要封赏本身麾下将校,才认识到本身忽视了一个很首要的题目。那就是名正言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第三就是李儒、徐荣、杨定、杨奉等人的投降。当然徐晃因为暗助高顺篡夺长安,直接的归顺了吕布。
吕布起首大赏全军将士,朝廷的钱不斑白不花,更何况,这些钱对郿坞那些金银来讲,不过是九牛一毛。
好动静接二连三的传来。起首就是高顺攻破了郿坞,将董卓的宗族百余口尽数斩于闹市。吕布能够赦免西凉将校,但却唯独不能赦免董卓宗族。斩草除根的事理吕布还是懂的。
樊稠感觉李蒙等人说的也有事理,如果本身表示出怕了吕布,本身在兄弟们面前又如何能抬开端来。
董卓未死之时,本身一向不敢大肆收拢人才,但是现在却没有了束缚,只如果人才便俱都收于帐下。
为了收拢西凉军之心,吕布这三日来都厮混于虎帐中,又要派兵去攻打郿坞,又要体例兵士,忙的都未曾回到府中。
吕布叹道:“樊将军,董卓已死,现在长安城尽在本将把握之下,仅凭你这三万人马,难以攻陷长安城。就算本日尔等逃去,天下也无容身之地。不若投降本将,本将保诸位西凉将士繁华繁华!”
想起府中的貂蝉,吕布心中甚是顾虑。现在西凉军尽皆归顺,再无后顾之忧,便让高顺为武将之首,统领众将,停止雄师的练习。
接下来,吕布便命高顺和皇甫嵩领兵一万前去攻打郿坞,郿坞守将乃是董卓之弟董旻,有一万的西凉军。
半带劝降半带威胁,双管齐下,只要不是傻子,天然明白吕布话中的意义。樊稠乃是董卓麾下四大外姓将军,深受董卓信赖。正如吕布所说,如果他们投奔了王允,必定不会获得重用。这些士大夫出身王谢,如何会看得上出身边鄙的武夫?在这个门阀林立的期间,豪门和王谢之间永久隔着一道鸿沟。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
副将李蒙、王方等人劝道:“吕布固然神勇,但其毕竟是一人,又有何惧?”
路过城门处时,吕布见到董卓的尸首被暴晒于骄阳之下,供百姓们唾骂。
只要游历在外的董白逃过了一劫,只是听闻长安变故,自此便销声匿迹了,此是后话,临时不提。
吕布从顿时取出一支穿云箭,咔擦一声折断,弃于地上。
樊稠游移不决,望向一旁王方和李蒙,二人微微点头表示。
第二就是高顺传来的密报,已经将郿坞的金银东西尽数转移,只留少量金银赐与朝廷。其他都进入了吕布的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