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体例就是闭嘴不言。
“袁公抬爱。妾身只知沸水冲泡,并不晓得饮茶另有甚么道道!”
袁绍叹了一声:“某所为之事并无太多深意,倒是遭人猜想,心烦的很呐!”
“某已垂老迈矣!”袁绍叹道:“汝却有了身孕,老来得子某实幸甚!不想再因后代之事平增烦恼!”
“显思乃是宗子,长年在外,家中诸子何人将他放在眼中?显甫留于邺城,除显歆外,诸庶子争相凑趣。”袁绍说道:“若显思再不立威,某百年以后,河北可否交于他手,确须详加考虑。”
崔琰身量矗立、面貌俊美,虽已年过三旬,举手投足还是透露俶傥萧洒。
来到徐州之前他已有了筹算。
“请来人入内说话。”袁旭叮咛道。
“袁公之心,显歆必可体悟!”
灵魂来自两千年后,他的身材里毕竟还流淌着袁家的鲜血!
“显歆犯了大错,袁公竟还提他。若他回到邺城,妾身定要好生惩办。”
“子不念父恶,袁公虽曾行动不当,公子惹出祸事,他却一力清算。父爱如山,请公仔细细考虑!”
张夫人没有接话。
初至徐州,动静不断,却都与他无关。
“甄宓?”张夫人惊诧昂首。
“你是想问,显歆劫夺甄宓,她因何还在上蔡?”袁绍对劲一笑:“显歆夺者,只是他中意女子。至于甄宓……仍在上蔡!”
心疼还疼不过来!
来人是个三十岁出头的文士。
袁绍坐于桌后,张夫人在一旁为他斟茶。
“某令显奕亲往上蔡迎亲,差人将甄宓送至邺城,他则返回幽州,不得担搁。”袁绍说道:“显奕不在邺城,显歆当可回家!”
邺城来人?
“显歆玩的累了,终应返家。”学着袁绍的语气,崔琰说道:“徐州乃是别人之地,并非显歆之家!”
张夫人不蠢。
马义回声拜别。
嫡庶相争,袁绍不问青红皂白将甄宓许给袁熙,给他另择了一门婚事。
攥了攥拳头,袁旭脸上闪过一抹庞大。
不过半晌,他便领着一人来到门外。
“奉袁公之命,请公子返回邺城!”
真的回了邺城,哪还舍得惩罚?
“召回显思,何人镇守青州?”袁绍说道:“显奕聪明,大事倒是不敷。要他耍些诡计狡计,必是游刃不足,领军镇守青州,他又怎比显思?显甫虽有才调为人倒是暴躁,某将之留在身边也是顾念其母!”
作为应对,曹操也会出兵青州,先占计谋要地。
“嘴儿更加甜了。”袁绍笑道:“某望家和事兴,恰好生养几个儿子都不费心。”
“既是如此,袁公因何不召回长公子?”
“不说显歆,只说显奕!明知甄宓与显歆已有婚约,却要从中作梗,让某这做父亲的也是难为!”
“某差崔琰前去徐州,显歆若存孝道自当返回!”
“袁公思虑周祥,岂是妾身可知?”
话中带有责备,更多的倒是期盼他回家的真情。
血浓于水,虽是庶子,他毕竟还是袁绍的儿子!
袁旭沉默。
提起袁熙,她说好话便是虚假。
“显思回青州之前,将显奕、显庸痛揍一顿。某当日已是晓得,却充耳不闻,汝可明析此中事理?”
此人很有才名,曾多次献计袁绍,虽不似审配、逢纪职位超然,倒是很得袁绍正视。
从未听闻袁绍说出诸多无法,张夫人也不知该如何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