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守军於城上望之,遥见荀军旗号如林,精甲曜日,马队驰骋,灰尘满盈,步兵备战,遍满田野,无不心神为之夺,骇惧失容。陶谦闻荀贞兵到,也登城张望,望之很久,黯然下城。
自荀贞遣军出广陵,分兵掠地以来,军队的容威数此回最盛。
臧霸在坐,他熟谙这个死战不降的襄贲守将,说道:“将军亦无需可惜。此人我识得,与曹豹、张闿、吕由诸丹阳兵军校一样,乃陶恭祖村夫,固有猛勇,无有军谋,一匹夫之勇耳。”
因兵马、辎重俱多,没体例行军太快,不过虽只是日行六十里,却也於两今后即达到了沭水岸边。过了沭水,再向西北行三四十里就是郯县的县城了。
——这却并不是说赵云、刘邓、江鹄、刘备和关羽等等诸姑息不如潘璋了。要知,潘璋刚开端也是攻不进城的,到最后之所以是他,而不是别人第一个攻入城中,说白了,只是因为他的运气好罢了:在刘邓、赵云、江鹄、刘备和关羽以及潘璋本人等将的连番打击下,城中实在早已岌岌可危,而就在城内将近守不住时,轮到潘璋去攻城,以是他便先登入城了。
许仲这回倒是碰到了一个劲敌。
当夜,便在营中,荀贞接待臧霸。
荀成亦笑道:“君侯,战罢论功,潘璋怕是少不了一番重赏吧?”
许仲到的次日,荀贞召开军议。
荀贞却没有进城,他说道:“吾以兵事军功起家,到广陵后却常居大府,来营中的次数少了,今在营中,甚感舒畅,我还是不入城了,便与汝等共居营,稍让军马休整两日,便开赴击郯。”
戏志才笑道:“打淮浦是潘璋先登,立了首功;击襄贲,又是潘璋先登。此正所谓有始有终。”
荀贞笑道:“这是天然。”复又叹道,“唯襄贲守将死战,不降,为刘邓所斩杀,未免可惜!”
荀贞不入城,荀成、徐荣、臧霸等自也不好入城,除了司马宣康和别部司马姚颁奉荀贞的号令进到城中别离措置政、军诸事,安抚百姓以外,余下的诸人遂皆在营中,休整兵士。
一个“匹夫之勇”的死士,只是因为有“猛勇”这一个好处,荀贞就可惜不能为本身所用,并且很自傲地说,如果这个守将没有不降战死,如果肯投降於他,能为他所用,那么他就能“展其长”,让这个守将阐扬更大的感化和才气,对不肯降而战死的“匹夫之勇”尚且如此喟叹,那么对已经投奔他的陈登、臧霸如许远胜於彼的“豪杰”人物,荀贞又会赐与多么的看重?臧霸、陈登既肯投荀贞,那么他两人对荀贞本就是看好的,现下闻了荀贞此言,陈登更是佩服,果断了尽忠之念,而臧霸虽是一向怀有“名虽凭借,实施盘据”的企图,可此时现下对荀贞亦不觉多了三分忠意。
当下,荀贞又给许仲传檄,令道:如可活捉其将,勿杀之,送与我见。
沭水岸边有陶谦安插的守军,但陶军连败,守军的士气本就降落,闻厚丘城陷,又见河对岸荀军的阵容那么大,旗号蔽空,很多守军的兵卒直接就逃窜了,只要部分丹阳兵的军吏无处可逃,略微抵当了一下,旋即便降。荀贞部顺利渡河,次日抵至郯县城外,安营扎寨。
“潘璋先登,诸部跟进,城已下。守将死战,刘邓斩之,臣将其厚葬。臣意留陈矫暂抚民,使江鹄暂镇处所,略整兵马,至迟后日即到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