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儿从院门后捧出饲料,铺陈入马槽中,喂马儿吃。马儿饿坏了,连吃带嚼,甚是称心,不时还甩甩尾巴,昂昂脑袋。见她顾不上,荀贞干脆自去堂中寻了块破布,给马儿擦汗。
“胡说!阿儿虽是个妇人、婢女,没甚见地,也晓得亭中自有亭父、亭卒。洗马喂料、开闭打扫的粗活,如何也轮不到少君去做!”
他一面说,一面将坐骑牵入马厩,见槽中空空如也,说道:“跑了几十里路,马儿也累了。阿儿,弄些饲料喂喂它。”马身上的汗水未干,湿漉漉的,他抹了一把,顺手在柱子上擦干,又道,“天凉,把马身上也擦一擦。明儿还得靠它走,不能叫病了!”
唐儿一把夺过来,责怪道:“少君甚么样的人?怎无能如许的粗活!”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从后院出来,欣喜地说道:“呀,少君返来了!”
她是荀贞家的婢女,姓唐,单名一个“儿”字。
严子即庄子。光武帝的儿子明帝名叫“刘庄”,为避他的讳,以是改称“庄子”为“严子”,“庄”、“严”意义附近。所谓“为尊者讳”,改名的不止庄子,荀氏乃战国荀卿以后,前汉宣帝名叫刘询,一样为避刘询的讳,荀卿也被改称“孙卿”。“荀”、“孙”,古音相通。
他家的宅院不大,前后两进。院门没锁,他推开门,牵马步入。
他放着荀氏的出身,宁为亭长、不为县吏,族中很多人都不睬解,有很多在背后说怪话的,但毕竟是本家人,最首要的他自小师从荀衢,故此,就算有族人以为他胸无弘愿,看不起他的,瞧在荀衢的面子上,还不致劈面口出恶言,场面上的应酬都很客气。
荀贞自穿越以后就在本里居住,住了很多年了,今从繁阳亭返来,走在巷中,所观所见,尽皆熟谙之极的人、物,模糊间有一种“回到了家中”的感受。
唐儿固然不识字,乡野出身,但身处荀氏如许的王谢,来往无白丁,交代尽名流,郡守、县君也都对他们恭敬有加,特别本县的县君,时不时地就会亲身来里中拜访,耳闻目睹之下,朝夕遭到熏陶,很为荀贞高傲,感觉他天生就应当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家中的事儿从没让他下过手。
记得她才来荀家时,荀贞粉雕玉琢,敬爱之极,像极了她未出嫁时家中的幼弟。第一眼,她就喜好上了他。在荀贞的父母亡故后,她更是一颗心全放在了他的身上,既把他当弟弟照顾,又把他当少主奉侍。而现在,一晃眼,十几年畴昔了。当年的孺子已经长大成人,长成了一个弱冠青年。
荀贞调笑说道:“如许的粗活,我在家中能够不做,但繁阳亭里没有你,我一样要做的啊!”
唐儿被卖到荀家时才二十来岁,而荀贞那会儿还不到十岁,虽说是婢女,实际如姐,特别荀贞的“父母”亡故后,家中统统庶务多是由她筹办,荀贞能够说是由她“照顾”长大。两人相伴,如姐弟糊口,相互熟谙,提及话来并不拘束。
“在家好好的,少君,你说你非去当个亭长做甚么?贱婢感觉荀公说得挺对的,就算少主你想退隐,也没需求跑几十里地,去那甚么繁阳当亭长呀?在县中做个文吏不也是挺好的么?虽说也不能常住家中,需在县舍留宿,但起码离家近,返来便利,不消这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