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之最风流 > 4 冀州牧迎节以征

我的书架

当晚,袁绍设席接待,次日又陪赵岐坐谈,说及赵岐离了洛阳,一起向冀州行来的路上,沿途郡县百姓,见其车骑仪仗,无不高兴言说“本日乃复见使者车骑”事,竟有当年洛阳老吏因睹光武及其僚属衣冠而垂涕云“不图本日复见汉官威仪”之意,袁绍诸人俱皆慨叹。

逢纪、审配等都在火线参谋作战,跟在袁绍身边驱逐赵岐的只要他的故交许攸。

袁绍也真是能沉得住气,在战局极其倒霉的环境下,为迎赵岐而分开火线不说,见到赵岐后,又是接连两天半个字不提火线的战况,他就是在等赵岐主动问起。

“凉州诸贼破城,吕奉先请王司徒共走,王司徒甘心奉身故国度,因不肯与奉先同出逃,告之奉先云:君离长安后,可怒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度为念。”赵岐目视袁绍,炯炯有神,说道,“此王公忠社稷之言也!字字泣血!闻之令人落泪!本初,君族世受汉恩,海内共仰,今汉室蒙尘,君拥冀州之众,何不提兵西进,幻灭群贼,迎天子还於旧都?”

也恰是因了赵岐的名誉,加上他八十多岁的高龄,袁绍远迎百里。当然,袁绍远迎,除了是看重赵岐本人以外,也是因为赵岐持节、代天子抚行关东的身份。

赵岐逃到了北海,在市中卖胡饼以糊口,碰到了一个叫孙嵩的年青人。孙嵩时年二十余,乃北海名流,有古义士风,发觉赵岐分歧平常,猜想他或许是逃亡的罪人,就令从骑置下帷幕,命隔断行人,对赵岐说道:“我北海孙宾硕也,阖门百口,你能够奉告我实话,我必然不负你,或答应以帮你的忙。”赵岐於是告之实言。孙嵩因便与他定下死友之交,载他返家,让他藏入到了复壁中,——复壁即夹墙,中间是空的,能够藏人或匿物,此是先秦以来即有的修建构造,豪强大族家中凡是设有此类,乃至有把柱子也做成中空的,用之藏人或应对伤害。赵岐在复壁中藏了好几年,直到唐衡、唐玹等诸唐尽皆死灭,碰到大赦,他方重见天日。

到了黎阳,袁绍正式置地施礼,带着一干文武臣属,恭迎赵岐,拜赵岐所持之节。赵岐宣读王命,袁绍拜接。袁绍问天子、朝中事,赵岐悉数答之。

“自我至冀,已有两日。这两天,君只与我谈经论政,只字不言兵戈,不知火线战事如何了?”

马日磾曾与杨赐、蔡邕等在熹闰年间共同校订儒家的诸典范,刊刻於石,八年乃成,成后立於洛阳的太学门外,此即驰名的《熹平石经》,乃是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碑文是由蔡邕誊写的,共有四十六座高达丈余的石碑,蔡邕既是驰名的书法家,碑文的内容又是官定儒经副本,故此当碑初立之时,后儒晚学,观视及摹写者,只所乘之车一天就有一千多辆,填塞街陌。王允要杀蔡邕时,很多士大夫都为蔡邕讨情,马日磾也是如此,但愿王允看在蔡邕“绝代逸才,多识汉事”,可觉得汉家记史,传於后代的份儿上,能宽恕蔡邕,但被王允回绝了。

赵岐沉吟半晌,说道:“我先去书与他,他如不肯从,……。”心中想道,“孙文台与我昔年共从张车骑讨边章、韩遂,此君猛鸷善战,若可请他带兵来援,足能为冀州强助,只是可惜文台定不会来。”问袁绍道,“我久在长安,不熟关东情势,伯珪如不肯从,君可有何别策?”

推荐阅读: 绝世龙帅     超级兵王     逆天狂医     我的秘密女上司     拉响淘宝警报     重生都市恶魔     都市绝代医仙     史上第一宝贝     海贼之最强海神     暗星再起     黄巾大道     一顾倾城,从心而安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