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是一个军事强国,历代君王、历任行省总督,无一不是能征善战、攻伐无数的统帅。而每当罗马人攻破一处部落、一个民族时,为了便于统治,他们就会将本地的“神祗”送入[万神殿],归入罗马的神话体系。
一个不存在的女神,怎能与“赐福与他”的“上神”相提并论?
库姆、黑月、埃扎哈等人,及“祷告通道”另一头的燕大王都是一脸的含混。
密涅瓦的恩赐?
但是,库姆能够必定“上神”绝非密涅瓦。因为那“密涅瓦”并没有真正呈现过,所谓的“神迹”,不过是罗马人的“巴斯大浴场”里,那一块用拉丁文、凯尔特语誊写的咒语铅板。
出于对[祭天大会]的猎奇,[燕大王]在盖马大山的附近,将[桃源仙乡]降下,掩映于一处杨木林中。而后四人在箕壬的指导下,打扮了一番,赶往大山山脚。
如果单为库姆、埃扎哈三人,他再给几颗桃子也无妨。但这[阿克苏姆]的国王、贵族们,实在碍眼,别说桃子,连一片叶子都不值得华侈。
设想中“兵器相向、共争一蛋”的场景,并未呈现。高句丽、新罗部落,虽都列兵于山脚,却并未有更进一步的抵触。传闻是[乐浪太守]公孙度连夜至此,从中调停,道“青卵孵化以后,是‘金吾神鸟’又或‘先祖’,一看便知”,两边才罢了手。
埃扎哈故意辩白,却没人听得出来。他反劝本身的父王“诚奉‘上神’、足可免祸”,老国王却拂袖而去。
稍待,箕壬回转,向[燕大王]汇报导:“大王,刚才这倭人说,他们乃是自[狗奴国]渡海而来的使节。欲往大汉朝见天子,却为公孙升济劝止,滞留于[高句丽]国中。”
罗马人持续催促[阿克苏姆]交出“神赐之物”,埃扎哈再三回绝。
城破之际,部分[阿克苏姆]人高呼:“抓住六王子!”
[祭天大会]明天赋开端,[燕大王]稍有些绝望,不过山脚处热烈的节日氛围,却吸引了他的重视。
现在罗马人讨要“树叶”、“果实”,且不说库姆他们没有,即便是有,未得“上神”应允,又怎能许与外人?
那总督感觉埃扎哈等人“企图迟延、故作不知”,因而皱眉持续道:“‘女神恩赐’便是从天而降的树叶,以及你三人此前吃下的‘神之果实’。”
不就是一块“燕小儿木像”吗?怎就成了“米甚么哇的恩赐”?
此时的五人,已行至[高句丽]。
埃扎哈心灰意冷,携部分亲信,与库姆两人一起逃往[阿都利斯港口]。
外有劲敌、内有不谐,库姆、黑月、埃扎哈纵有“神术”互助,也没能挡住罗马人的长枪。
待[库姆]三人临时摆脱追兵、于[港口]中稍稍安宁下来,[燕大王]将重视力转回[朝鲜半岛]上。
园中的桃树,足足有上千棵。所谓的“密涅瓦恩赐”树叶,当真是多如牛毛、顺手可拾。
半岛上的住民,对于山神的崇拜,自古有之。[高句丽]期间,每年10月份的“祭天大会”,宫廷都要向“三山”、“五峰”之神献祭。至高丽王朝(10-14世纪),秃朝、白家、松萝、蒙庙等山岳,也有了各自的“山神”。再到李朝期间(14-20世纪),又推许“四峰神”——南[趾里山]、中[三家山]、西[松萝山]、北[皮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