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起把诸葛亮和徐庶的计划,在心中冷静推演了一遍,以为非常可行,即便最后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元起雄师也没有甚么丧失,顶多是多走一些冤枉路罢了。当即就同意了二人的打算,并责令二人连夜赶制出详细的作战计划。
徐庶接口说道:“正所谓急攻则并力,缓攻则相图,其势然也。我雄师初入大漠,渥太华和马尼拉就算有再大的私怨,也会并力对抗我军,如果我军诈败给此中一人,并退出大漠,而此二人必定相互图谋,届时我军饶过明州,转折进入大漠中心地带,待其二人打得不成开交之时,趁乱杀出,则一战可定矣。”
对劲的点了点头,诸葛亮又下达了第三条号令:“左慈将军听令,着你率五千军,埋伏在大寨和马越将军的虎帐之间,见到齐天策应着马越将军回归大寨,立即斜刺里杀出,齐天和马越将军现在能够回军掩杀,在半个时候以内,能够罢休冲杀,但牢记,半个时候一到,立即率军回归大寨。”
齐天大踏步走上前,拱手说道:“领命!”诸葛亮是代替元起发号施令的,固然诸葛亮的官职没有齐天高,但齐天还是拱手领命,以示尊敬之意。同时,齐天暗顶用手肘碰了一上马越,使马越在板滞中惊醒过来。齐天低声提示着马越:“三弟,接令。”
左慈大声答复:“诺!”
马越本来是镇静的上前听令,觉得有硬仗要打了,谁推测诸葛亮给他的号令竟然是三日内连败五阵!要不是诸葛亮早已证明过了本身的才气,恐怕马越早就开口叱骂了,现在,马越只能是面带不解的在原地傻了眼。
这就是诸葛亮和徐庶定出的战略,合骄兵之计、攻心计与反间计于一体,挖好了坑,就等着渥太华和马尼拉往里跳了。
诸葛亮把目光转向了张冲和徐挡,沉稳的说出了最后一道号令:“张冲、徐挡二将听令,着你二人清算军马,清算军火粮草,为我军计谋性撤退最好筹办,届时,留些布帛财物与辛蛮人。”
疏忽马越有些板滞的神采,诸葛亮持续下达第二道号令:“齐天,劳烦你带领三千飞龙军,假作马越将军的救兵,在他连败五阵以后,策应其回营。”对齐天,诸葛亮的口气就客气了很多,毕竟齐天是元起的大哥,并且齐天是元起麾下独一被朝廷正式封侯的人,身份职位非常超然。
当众将都来到大帐中以后,元起出人料想的把批示权交给了诸葛亮:“孔明,作战打算是你和元直制定的。你们的内心最清楚。此次就由你来调兵遣将。”当元起看到有些委靡的诸葛亮以后,心中俄然一动,临时产生了这个设法。
诸葛亮笑着说道:“主公,若如此,则破辛蛮就轻易了。马尼拉担负左兵卫这些年,其部族在其管理下,人丁激增,战役力节节爬升,由此可见马尼拉并非昏庸之人,想必也猜到渥太华的企图,心中不满情感还是有的,唯碍于大义,不能推让罢了。不若我军干脆诈败给马尼拉几场,然后退出大漠。”
实在,张冲和徐挡只猜对了一半,在骄兵之计以后,诸葛亮另有一条反间计。马尼拉对渥太华公报私仇之举,必然心存不满,是以在他带领本部七万雄师来抵当敌军的时候,心态必定不会过分果断,毕竟他不会蠢到给渥太华做嫁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