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21章 百家姓(12)
商王太甲之子名沃丁,实施善政治天下。沃丁先人遂取沃为姓。二说古时居住于沃地之人以居住地名沃为姓。
舜的裔孙胡公满在周朝时受封于陈建国,定都宛丘,春秋时陈国被楚灭后,其子孙后代遂有以满为姓。二源于改姓,伊斯兰汗青上阿拔斯王艾布·贾法尔别名满苏尔(意为胜利者),后渐与我国中原汉族居住融会,遂改满苏尔为满姓。
【姓氏发源】
【名流】
晁迥,字明远,宋朝文官。官至工部尚书。晁家属人,或文才着名,或进士为官。朝廷中几近有一半是晁家人,时人所夸“晁半朝”。
巩永固,字雄图,明朝宛平人,永安公主陪侍。李自成起兵攻陷京都,巩永固以黄绳系其二女于公主棺木前火焚,写下“身受国恩,义不成辱”后,自刎而死。
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阏,字子都,俊美懦夫,名振当时。子都先人中遂有以都为姓。
【姓氏发源】
都
春秋时宋桓私有子向父,厥后子孙遂以向为姓。
【姓氏发源】
晁
廖仲恺,原名思煦,别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人。我百姓主主义反动前驱、爱国主义者。
匡
春秋时,齐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厥后子孙遂以聂为姓。二说源于卫国大夫受封地于聂,厥后是觉得姓。
传说帝舜有七位老友,此中有一名叫东不识,东不识的子孙遂以东字为姓。
颛项的裔孙名陆终,陆终的子孙后代中有以终为姓者。二源于夏桀太史令名终古,其子孙以复姓终古为姓,后嗣中又有改成终姓。
周太王古公亶父以后有以古为姓者。二源于春秋时晋景公大夫苦成叔,谋事有智,能文善辩,其后代中遂有以苦成为姓,后经演变成古成,最后改成单姓古。三源于北魏复姓吐奚氏后改成古姓。
春秋时,越国锻造工匠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造过湛卢、巨阙等五把名剑;又与干将齐力为楚王造了龙渊等三把宝剑,名噪当时。厥后子孙以欧字为姓。二源于越王勾践后嗣有受封为乌程欧阳亭侯,厥后子孙遂以欧阳为姓,复姓欧阳在传继演变过程中,呈现欧姓。
【姓氏发源】
利
利本坚,明朝英德人,官四川安岳县令。为人朴重,爱民俭用,时为世人赞成。
春秋时楚国白公胜曾受封于慎地,因反叛出逃,其后代居于慎的子孙遂以地名慎为姓。
夔
【姓氏发源】
艾若纳,宋朝时吴兴令。身为父母官,爱民如子。座右铭:“爱民如恤血,挞吏胜看经,捧折乡胥手,何劳诵大乘。”
出自寺人之后代,取官吏之意,而非阉宦之宦,寺人先人以宦字为姓。二源于以官职为姓。战国时赵国设有宦者令,至汉朝时有宦者令、宦者丞等,厥后有以宦为姓。
春秋时,晋国大夫郁豹裔孙名扬,受封于步邑,人称步扬,其子孙后代以步为姓。
出自夏朝东夷族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封一个儿子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厥后,少病愈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厥先人亦为戈姓。商末周初工匠戈工,属于以职业称呼为氏。戈工,就是制戈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