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 第7章 三字经(6)
[1]舆图:指国土边境。[2]鼎祚:帝位,王位。[3]废:烧毁。这里指国亡。
口而诵[1],心而惟[2],朝[3]于斯[4],夕[5]于斯。
知识的陆地是浩大的、无穷尽的。就像一只气球,越吹越大,它本身打仗到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知识也是如许,体味得越多,就会发明不体味的方面越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产、知识就是聪明。前人讲聪明过人,一个“聪”字就把读书时眼、耳、口、心都要用到时的状况描画得淋漓尽致。
明末时,寺人擅权,政治败北、贪污成风。百姓不堪重负,纷繁叛逆。李自成是闯王高迎祥部下闯将,英勇有识,受各首级赞美,名誉日高,高迎祥捐躯后他继称闯王。因为其部将李岩提出“均田免赋”“迎闯王,不纳粮”等标语,使李自成的军队获得百姓的支撑,军队生长到百万之众,成为农夫战役中的主力军。厥后他带领叛逆兵霸占北京,颠覆了明王朝。因为他犯了“胜者为王”一时高傲的弊端,逼反吴三桂,导致其引领满清贵族入关,结合打击农夫军。李自成迎战得胜,退出北京,持续抗清斗争。
【解读】
【注释】
【译文】
【注释】
舆图[1]广,超前代,九十载,鼎祚[2]废[3]。
[1]辽: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2]金:女真族建立朝代,国号金。[3]元: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辽[1]与金[2],皆称帝,元[3]灭金,绝宋世。
【注释】
【解读】
【注释】
[1]太祖: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暮年家贫削发,在皇觉寺为僧。[2]明:国号。[3]号:年号。[4]金陵:南京。
【译文】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期间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期间,下至汉武帝期间共3000多年的汗青,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加上《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东汉期间的汗青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期间,下至新朝的王莽期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含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先人分别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权阉[1]肆[2],寇[3]如林,李闯[4]出,神器焚[5]。
元朝时的边境很广,所属国土超越了之前的任一个朝代。但是历经九十多年,就灭亡了。
【译文】
【译文】
唐朝共传二十位天子,用时将近三百年。后梁的朱温灭唐以后,江山易主,国度就改掉了。
【解读】
【注释】
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叛逆,颠覆元朝,同一天下,建立大明,年号洪武,定都金陵。
太祖[1]兴,国大明[2],号[3]洪武,都金陵[4]。
【解读】
以上所论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汗青,我们通过对汗青的学习,能够体味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贯穿到很多无益的东西。
[1]后汉:指代《后汉书》。[2]国志:指代《三国志》。[3]通鉴:指代《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