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杂病论 > 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我的书架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革更?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倒霉,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猪苓去皮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当,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仍旧。以是然者,脉迟故也。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以是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革更?,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势,其阳则绝。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偶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17)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说话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大黄四两,清酒洗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换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换衣者,勿服之。

(235)阳胆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革更?者,为阳明病也。

(220)三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执水执水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蜜煎导方: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251)抱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革更?;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极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革更?,后必溏,不决成?革更?,攻之必溏;须小便当,屎定?革更?,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麻子仁丸:

大黄四两,洒洗厚朴二两,去皮,炙枳实大者,炙,三枚

推荐阅读: 全知全能者     我的镀金时代     海底两万里     报告!爹地又追来了     追星日记     冰破星河     先婚后爱:司少宠妻无上限     魔道之祖     不灭灵山     梅夫人宠夫日常     重铸仙界     那些年,我的青春岁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