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恭含笑道:“吴郡传言,大德绝伦郗佳宾与江左卫玠陈操之一见仍旧,彻夜长谈,看来传言不虚,郗佳宾对陈操之公然是非常惜才,要助钱唐陈氏入士籍,如此说陈操之今后是要入西府效力的了——”转头对孙泰道:“敬远,此次琅琊孙氏若能重入士籍,你要好生相谢陈操之才是,若无郗佳宾之力,贾令史岂会如此竭诚互助!”
随信来的另有谢道韫克日画的《东山丝竹图》,峰峦叠嶂、楼阁掩映,描画谢安与客玩耍的气象,构图、用色都极有水准,陈操之自问不如。
孙泰、陈尚俱大喜,杜子恭在江左名誉极隆,这名誉虽非名流名誉,但天师道的影响力是庞大的,有杜子恭同往,那就稳妥很多。
陈操之点头道:“很好,贾令史此法可行,对了,三兄,那琅琊孙氏是否就是孙泰一族?”
陈操之点头,颖川陈氏本是世家大族,规复士籍的说法比较服众。
陈尚粉饰不住内心镇静之意,说道:“是,我父留在建康,等气候凉些再返来,我过几日还要再赴建康——”话锋一转,用一种似抱怨实欢畅的口气说道:“十六弟,你瞒得我好苦,去建康路上爹爹一向都不对我说此行动了何事,直至瞥见了建康城,爹爹才对提及这件大事,我但是煎熬了一起,爹爹说那是对我的磨砺,如许一来我的耐烦就练出来了——”
孙泰面上唯唯,内心颇不舒畅。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陈尚便赶去杜府见孙泰,孙泰对陈操之非常不满,起先对陈尚也非常冷酷,但一听是入士族之事,顿时大喜,便请陈尚一起去见其岳父杜子恭。
冯兰梦之妻孙氏闻风而动,以通家世谊、看望陈母为名,再次携女冯凌波上门。
陈操之含笑道:“三兄辛苦了,来回两千多里,路上都要一个多月吧,四伯父还留在建康吗?”
陈尚持续说道:“贾令史精研东汉以来世家门阀变迁,对中原士族、南迁士族了如指掌,看了我陈氏的簿阀和簿世,凝神半晌,与我父细细阐发了当今士族情势,若论簿阀,颖川三大族,荀氏、陈氏和庾氏,陈氏排名还在颖川庾氏之上,今之大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高平郗氏,家属显名也只在后汉桓、灵之际,陈郡谢氏更是后起流派,而汉魏之际真正的世家大族诸如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都留在北地并未渡江南下,这些大族因为聚族而居、根深蒂固、部曲浩繁,不管匈奴刘渊、还是羯赵石勒、还是现在占有中原的慕容氏,对这些大族都是极力拉拢,以是说真正的传承数百年的大族大多数还在北地,南渡的都是与元帝干系密切的一些新兴家属,这些家属在北地根底尚浅,跟从南下反而获得了的职位,而另一些渡江的北地大族如陈留阮氏、颖川荀氏、琅琊诸葛氏却未遭到重用,沦落为二等士族,有些旁支更是成了庶族豪门,我钱唐陈氏便是其一。”
陈尚道:“恰是,我此次返来就是来约孙泰一道进京,孙泰乃杜道首高徒,在建康很有信众,琅琊孙氏也是北地世族,渡江后族无恒产、士籍知名,杜子恭以曾为琅琊孙氏谋入士族驰驱,但未能如愿,以是此次入籍士族之举,邀孙泰一起去,就多一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