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凌晨,老子骑青牛载老鼠,金虎载玉兔,乌龙腿爪盘蟒蛇,白羊紧跟,毛猴肩立雄鸡,黄狗与胖猪随后。由秦佚骑红马引领,逛逛出槐里小村,从古槐树旁路过,向洮河前行。途中,除青牛、红马、黄狗,其他生肖均隐去身形。路人看来,独一老子与秦佚各骑牛马,后跟黄狗而行。
洮水流珠的成因,本地说法极多。有曰:洮河,从白云漂渺的西倾山脊的托礼岭源出,经危崖峭壁、插天奇峰,像一幅吊挂的银幕,又如一条狂怒的蛟龙,从万仞危崖、巨峰交叉之处飞奔而来,激起万斛水滴,在高空中不竭地被酷寒凛冽固结成冰雹似的冰珠。若喷雪吐银,飞珠散玉,洒落在河底流淌,撞击构成洮水流珠。
第二日凌晨,雄鸡报晓,老子一行告别秦佚母舅,由秦佚引领,走出槐里小村,走过古槐树,奔海巅峡而去。恰是:
渔夫孤身一人,感觉这里是瑶池般的世外桃源。便搭了个棚子住了下来。开一片荒地,养几只黑羊,喝一盅老酒,糊口过得有滋有味。今后又过了很多年,陆连续续的又从四周八方搬来一些逃水患的乡民,同老渔夫一同养黑羊,这便火食垂垂多了,成盛产养黑羊个小村落。凡有外埠人来买黑羊,问在那边,便有人告曰:在古槐里。人们就给这村落起古槐里个名字。
秦佚道:“那小村名唤槐里,乃我母舅居地,他也是喜道之人,家道还算充足,先生筑房造屋所需物料,该应有尽有,可利用。他家还专门为我留有一套宅院,先生一行可在此多住光阴。”
正因为古槐里有黑羊,因而又引出上面一段故事,即“羊皮换相”。
秦佚不解道:“为何要待明秋?”
对此,文人骚人很有著作。先人清陈钟秀诗云:“万斛明珠涌浪头,晶莹争赴水东流。珍奇难入俗人眼,抛向洪波不肯收。”又有诗云“谁把珠玑万斛倾,酷寒水面走盈盈。常疑无数痴龙戏,试问多少老蚌生。解佩有声锋利劲,媚川到处月华明。莫存合浦能还想,独抱冰心一片清”。除此,古时在洮河道域就传播着许很多多的官方传说。此中最为打动的就是传播于卓尼境内的“石媳妇”的传说。
正在此时,一向隐形的生肖们,见无旁人,都显出身形。乌龙和蟒蛇已是急不成耐,竟不顾气候酷寒,纵身跳入洮河,纵情在流珠中翻滚,大有龙蛇游珠、戏珠之美。其他生肖呆看于岸边,均暴露恋慕之意。很久,老子大声呼喊,方上得岸来,回到槐里。
老子道:“我送你《品德经》三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稳定。是以贤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罢了,则无不治矣’”。秦佚低首思考半晌解释道:“先生所言但是:‘不推许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相互争夺;不保重可贵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盗窃;不显耀足以引发贪婪的事物,导使民气不被迷乱。是以,贤人的管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合作企图,加强百姓的筋骨体格,常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导致那些有才干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贤人遵循有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适应天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承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