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和二蜜斯一左一右,亲扶太太坐下。
顾子暄二十出头,长得风采翩翩,一表人才,现在已是举人名头,在家筹办来年的春闺科考。
他想着顾家还得倚仗着老齐王府,厉声道:“混帐,甚么外头来的,里头来的,谁教的你这般无礼。”
眼角扫过大房世人,见无人说话,青莞眉梢轻动,垂下了头。本身明显是二房独一的嫡出,大房却视而不见,看来这端方上也稀少的很。
华阳郡主的脸更加的青了起来。
正妻管氏着玫瑰紫压正红面貌锦缎长袍,端倪楚楚,身形丰腴,两年宿世下哥儿,是顾府头一个重孙。
月娘一看这簪子,脸上有惊色,弯下身道:“蜜斯,这是二奶奶独留下来的,这会戴是不是……”
顾二爷怕郡主活力,正要呵叱几句,却想着大房在此,是以生生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装着喝茶的模样,挡住了脸上的难堪之色。
那就好办了。
二蜜斯既不气,也不恼,垂首低声道:“孙女口出无壮,甘心认罚。”
一夜好眠。
青莞仍居最末,她不紧不慢的上前,正要跪下,二蜜斯俄然出声:“祖父,祖母,六妹乃二房独一的嫡女,理应站在我边上。”
并且她至始至终脸上都挂着一抹含笑,眉眼像极了死去的钱氏,再加上头上那支钱氏生前常戴的凤钗,这让某些民气中极不舒坦。仿佛面前坐着的,是钱氏本尊。
听春泥说,大少爷读书喜好红袖添香,故房里已收了三个能吟诗,能操琴,能作画的姨娘,一个比一个娇媚。
晨时一刻,青莞被月娘唤醒,春泥端水出去洗漱。
青莞趁机打量。
青莞把眼睛收回,心中警戒,悄悄留意。
不过她到底是郡主教养出来的,神采变了几变后,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郡主则施施然坐鄙人首,半分没有脱手的意义。此时丫环们捧着茶盘果点鱼贯入内,又奉上茶水。
罢礼,顾府五个未出阁的蜜斯纷繁起家,给长辈施礼。
更让她倒仰的是,这府邸原是老爷掏钱买的,偏她前几年对劲时,花了几万两重新补葺了下,这钱没有从公中走,掏的是他大房的私房房银子。
周氏再见演戏的人,那笑也扯不出来啊。
青莞微微点头,半晌才道:“等今后见着他们再议。走吧,今儿这个安不大好请啊。”
“那就把彩云、明月二人放到房里来。”
青莞悄悄一叹,二姐啊二姐,你这个时候替我出头,未免太早了些。这是生生在打郡主的脸啊。
二少爷顾子晔,本年方才十六,尚未结婚,仍在太子监读书。么子得宠,是周氏的宝贝疙瘩。
打扮安妥,青莞看着繁忙的两人,思忖道:“我的屋里,只要你们二人。这里是都城,不比姑苏府,顾家是要脸面的,只怕不出几日,大房就会塞人出去。”
让她绝望的是,大房无一人说话,一副事不关己看好戏的模样。
浑厚劲道,似有金石之气,一看便知是大爷的手笔。古言道字如其人,这大爷纯属墙头草,怎会写得这一笔好字?
周氏笑道:“弟妹放心,老齐王府的早已备下,比着往年再多两成。”
这个六蜜斯疯病好以后,一言一行还算有端方,瞧着并不像是少教养的模样,乃至比二房庶出的两位,看着还要慎重些。